-
IET新学期班会——珍惜当下,不负韶华
3月14日下午,国际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同学们召开了一场网络班会。本次班会由辅导员何思琦主持,由黎佩莹学姐为大家分享了成功保研的经验,同学们收获颇丰。首先,辅导员对同学们进行了问候。她表示,同学们居家通过网络平台上课并不轻松,要注意劳逸结合、锻炼身体。她提醒同学们,疫情正值攻坚克难之时,越是关键时刻,越是不能放松,希望同学们做好个人防护,每天如实、及时汇报自身的健康状况。她还向同学们介绍了预约学校线上心理咨询的方法,提醒同学们不要忽略自己的心理健康。接下来,由黎佩莹学姐带来学习经验分享。学姐连续三年绩点全系第一,获得过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优秀志愿者等多项荣誉称号,现已成功保研至中国人民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她从保研的四个不同阶段进行了经验分享。第一阶段是大一到大三上学期的准备阶段,她介绍了保研的相关情况以及要求,勉励同学们认真学习,提高绩点,积极参与社团活动和各种比赛,丰富自己的学习生活。第二阶段是大三下学期的夏令营报名阶段,她分享了了报名所需材料以及如何获取相关信息。第三阶段是大三下学期以及暑期的参与夏令营阶段,她向大家讲述了丰富多彩的夏令营生活。最后是大四上学期的预推免阶段。学
2020/03/17
-
CST专业分享会——明确目标,砥砺前行
3月8日下午,国际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线上召开了2020学年度第一次班会。本次班会由辅导员尹秋颖主持,由马依琳学姐、冯敏琦老师,以及张金栋学长为同学们答疑解惑,他们从各自选择的不同发展方向展开,为同学们分享了读研、出国留学以及工作等方面的经验与建议。首先由绩点超高的马依琳带来她的分享。马依琳从自身保研成功的经历着手,向大家介绍保研的分类及接收途径,详细解说需要准备的材料及能力,并分析各类保研途径的区别及难易程度。同时在提升绩点方面,提出课堂效率的重要性,以及网上公开课程的灵活度对提高成绩的作用。许多类似投申请及时间安排等重要的细节问题也被谈及,使需要考研的同学更加清晰了目标及方向。接下来是曾在微软任职的冯敏琦与同学们交流分享。冯老师拥有成功的英国留学经历,以精心制作的PPT为工具,直观地向同学们分享她的经验感受。她从留学是否适合于你,清晰目标及困难,专业匹配度,英文水平,需准备的能力及材料,出国留学时间线,真实的国外学习生活等方面展开,以自身经历穿插在交流过程中,为有留学倾向的同学答疑解惑。随后,由张金栋带来职场方面的分享,他选择从进击职场的亲身经历,用你问我答的方式展开分享交流
2020/03/10
-
CPA新学期班会——少年无惧,勇往直前
3月7日下午,CPA全体同学开了一场“云”班会。首先是辅导员对同学们的悉心关怀和细心叮嘱,接着是四位学姐给同学们带来的经验分享,同学们收获颇多。会议伊始,辅导员对同学们进行了问候,提醒同学们防“疫”无小事,现在还在关键时期,不要放松警惕,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并告知同学们不要私自返校,静待学校通知。同时,她真诚地提醒同学们在家要珍惜时间,提升自我,切勿荒废学业。随后,董蔚怡同学带来经验分享,她分别从绩点管理、课外竞赛、实习经历和未来事业规划4个方面进行分享。绩点管理方面,她建议同学们从绩点,语言能力和专业课学习三方面三管齐下;课外商赛方面,作为经历众多商赛且取得优异成绩,并因优异的参赛成绩而获得名企offer的她,总结出一套商赛技巧分享给大家,最后他提出两个非常重要的观点,第一是内驱力,第二是思胜于行,同学们听后纷纷表示非常受用。接着做经验分享的是张亦云同学。张亦云的分享重点在于社团活动和留学准备的经验上。她表示社团活动不仅锻炼了自己,也让她收获了非常多宝贵经历。而在留学经验分享方面,他从院校选择专业选择和时间线安排三个方面做出分享,为许多有留学计划的同学提供了参考。目标明确的她早在高中
2020/03/09
-
科学防护,沉着抗疫 | 新冠肺炎防疫模拟器
为帮助更多人了解抗疫相关知识,掌握科学防护措施,由暨南大学国际学院与新闻与传播学院共6名学生组成的“有疫同抗工作室”游戏团队在近日与网易游戏合作,推出了一款防疫功能游戏《新冠肺炎防疫模拟器》。该团队中共有5名成员来自国际学院,多元的教学环境让其在制作过程中增添了相对国际化的特色。目前,该游戏已在网易的易次元平台上线并登上了平台首页。(网易易次元首页截图)团队介绍指导老师:新闻与传播学院 施畅医学知识审核:国际学院 明伟杰编剧:2017级新闻与传播学院 播音与主持专业 郭书畅2017级国际学院 国际新闻专业 洪豆制作:2017级国际学院 国际新闻专业 吴依洵2017级国际学院 国际新闻专业 程曦绘画:2019级国际学院 会计学专业 郭梓悦2019级国际学院 国际新闻专业 苏欣玥团队成员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学院、不同专业,多元的组成使得制作团队拥有更多观点的交流与碰撞,从而为游戏的制作带来更多灵感。游戏介绍游戏以疫情中普通人的视角出发,帮助大家对隔离期的相关防护知识有更好的了解。游戏中,玩家将化身为S省L市的一位普通市民,在被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卷入了防疫战争后,开始了为期14天的自我隔离期。
2020/02/23
-
国奖优秀学子分享——16CPA董蔚怡——商赛实习累经验,突破自我辟新篇
一年一度的国奖评选圆满地落下了帷幕。在此次评选中,一批优秀的同学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斩获国奖。看到他们拿到含金量如此之大的荣誉,大家在羡慕之余,是不是都很向往变得和他们一样优秀呢?他们出类拔萃的秘密又在哪里呢?来看看各位获奖者的感言和经验吧,原来学霸是这样养成的!今天为我们分享获奖经验的国际学院16级会计学专业的董蔚怡同学。今年大四的她在斩获国奖之后对自己三年多的大学生活进行回顾,总结出了自己大学生活的重要节点和让自己突破自我的关键经历,除了感慨,更多的是对自己的反思和对同学们的激励。学霸养成秘籍“我是国际学院16级会计学专业的董蔚怡。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大学生涯的最后一年,其实大三一直被认为是大学阶段里一个比较重要的时间节点,很幸运能够在这一年把握住机会充实自己,通过不同的实习和参加商赛的经历,让我在这个容易迷茫、焦虑、浮躁的时期,找到可以使自己沉下心来的“锚点”,专注于能力提升,积极去开拓视野,乐意跳出舒适圈尝试有挑战性的任务。董蔚怡同学生活照来自商业实践的磨炼大三最珍贵的一段经历是加入了会计系与普华会计师事务所合作的创新班计划。它给予我最大的收获不仅仅是每周四下午额外的课堂时间,
2019/12/10
-
挥洒汗水,不负青春——国际学院师生在校运会获多个奖项
青春的脚步,绽放的笑容,暨南园在冬日暖阳中迎来了第四十六届田径运动会。11月28日下午,运动会开幕式隆重举行,国际学院师生在院领导,老师的带领下,以饱满的精神姿态步入赛场。“国际学院,百花争艳,不同凡响,别开生面!”嘹亮的口号不仅展现了国院师生的年轻面貌,也体现出了奋勇拼搏的自信心态!此次运动会国院学子用他们蓬勃的活动和斗志,赛出了自己的风采,同时也拿下了多个奖项。杨文君以8.83米的成绩,获得女子铅球冠军;朱晓琳以21.54米的成绩,获得女子标枪的冠军。男子方面,李佳楠展现了超强的长跑能力,以10分35秒80的成绩获得男子3000亚军,4分52秒11的成绩获得男子1500米季军。其他各项比赛中,钟歆怡获女子800米第四名,冯子凌,何倩怡分获女子标枪第六名和第八名,李思懿获女子铅球第六名。教工组此次运动会也积极参与了射箭,接力,毽子等众多团体趣味项目,在团体中感受到运动的乐趣和魅力,也希望下一届国院师生能再接再厉,在运动场上继续挥洒汗水,不负青春!文字 © 方葳图片 © 徐天霖等 编辑 © 邓国艺审核 © 尹秋颖
2019/12/09
-
毕业的时候,他们有了学位,有了爱情,有了孩子。
“我认为我人生最最最正确的一个决定,就是来到了暨南大学国际学院。” 12届临床医学(CM)的吴俣,在校友返校的交流会上如此说到。坐在吴俣旁边的,是她的丈夫张含宇,11届会计学(CPA)的班长。他们在香港同一间公司工作,张含宇是工作第三年,而吴俣是一边读研究生,一边工作。 他们的故事,很特别。从初恋到结婚,他们的故事让人羡慕吴俣和张含宇的相识,是在一次Orientation Camp上。吴俣是新生,而张含宇是以师兄的身份参与活动。“我觉得这个女生挺活跃的,我就开始跟她聊天,问她要不要一起玩,然后就这样认识了。”他笑着说。“我记得很清楚,刚开学的时候,院长在上面发言,就说‘我们是很欢迎新生拍拖的’,这个话我一听好开心呀。” 在吴俣大一快结束时,两人走到了一起。“她觉得我们在一起,就是因为我修了她们宿舍的WiFi,”张含宇说。当时,吴俣的舍友还叫他“WiFi哥哥”。“她总说防火防盗防学长,然后没有防住。” 吴俣说,她的父母是高中同学,就是初恋到结婚。“我小时候就想好了,我要么不找男朋友,找的话我希望能以结婚为前提跟他交往。” 当她和张含宇交往时,就是以结婚为前提。“当时我们大概一天吵三次架,
2019/12/06
-
我院M.B.B.S.学子参加UNLEASH2019全球青年创新集训营
The UNLEASH Innovation Lab is a lab that is designed to bring together 1000 talent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to bring about solutions to reach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by 2030. I was extremely fortunate to make it to the final 1000 from 18000+ aspirants who applied.It was held in Shenzhen from 6th November to 13th November, and this past week has been one of the best and most fruitful weeks of my life. Not only did I learn about the SDGs, I had the honor of meeting and engaging in conver
2019/12/06
-
我院M.B.B.S.学生Dattatreya Mukherjee在国际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6月27日,我院临床医学专业M.B.B.S.方向2016级学生Dattatreya Mukherjee在国际期刊EC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ANATOMY发表学术论文Piriformis Syndrome in Relation to Sciatic Nerve Bifurcation in the Gluteal Region,成为我院第一个本科在读期间在国际期刊发表论文的M.B.B.S.学生。2016年,来自印度的Dattatreya第一次来到中国,开始他的医生梦。深知科研对于一名医学生的重要性,他充分利用暨南园的条件和机会,努力钻研。去年,他的论文Sciatic nerve bifurcation in Gluteal Nerve被人体解剖生理学会国际解剖学会议录用,应邀到美国作论文海报展示。今年,他还获得国际科学研究与发展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OSRD)“青年科学家奖”(Young Scientist Award)。MBBS St
2019/12/06
-
国际学院Care to you团队再创佳绩荣获粤港澳大赛广州赛区优胜奖及“论客杯”二等奖
国际学院港澳台侨复合型人才培养计划之全球医疗科技研究工作室Care to you医学研发团队在2019广州大学城“论客杯”青年公益微创投暨南大学校际公开赛决赛中荣获二等奖,并获得“优胜项目”荣誉称号。这是该团队继荣获加拿大发明家大赛金奖、2019年第六届粤港澳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州赛区复赛优胜奖后,获得的又一殊荣。12月1日下午,2019广州大学城“论客杯”青年公益微创投暨南大学校际公开赛决赛在暨南大学番禺校区举行。本次比赛由小谷围街道办事处、小谷围街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主办,邀请了省内一批具有丰富公益经验的学界、业界专家组成大赛的评委团,为20个公益项目严格把关。决赛采取项目路演+专家评审打分的形式,入围团队按照路演顺序进行项目路演答辩,向专家评委和现场观众介绍项目理念和实施计划。评委专家依据团队展示的情况,综合评估项目的推广复制性、公益性、创新性、可持续性,进行现场打分。Care to you医学研发团队在优秀的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夺得了本次决赛的二等奖,获取了资助名额。Care to you团队的核心项目,care to you 人工智能婴幼儿发展监测APP,是一款监测孩子发育情况
2019/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