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英语教学贡献奖|张建萍——潜心精进教学水平,悉心关怀学生成长
张建萍张建萍副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临床药学专业,中山大学药理学博士,美国梅奥医学中心和布法罗大学博士后。现任暨南大学药学院药学系副主任,临床药学专业负责人。教学科研主要方向包括临床药学和临床药理学。先后荣获第七届全英语本科教学竞赛自然科学组一等奖(2013年)、国际学院第三届全英语授课优秀教师奖(2015年)、国际学院全英语教学贡献奖(2021年)、广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及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校赛二等奖。对学生关怀备至2009年下半年,张建萍老师加入了暨南大学,拥有五年半国外工作经验的她不仅在药学院教书,也在国际学院开始了全英授课之旅。张老师主讲的全英药学实践(Pharmacy Practice)课程一直深受学生喜爱,通过这门课程不少同学真正开始了解甚至热爱药师这个职业。从入职至今,张建萍老师几乎每年应邀为国际学院入学新生做药学专业方向介绍。除此之外,张老师每年负责组织全英药学专业学生的两门实践课程——专业实习和医院实习。因为和全英药学专业学生接触较多,张建萍老师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张老师对学生的关心无微不至,许多学生在她的推荐和帮助下找到了自己喜
2022/05/12
-
全英语教学督导组在番禺校区开展课堂教学督察工作
2022年4月28日,国际学院全英语教学质量督导组成员,前任国际学院院长、食品专业教授唐书泽,金融学系教授黎平海,医学专业教授潘三强,学校工会副主席、会计学专业教授沈洪涛和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吴非来到番禺校区集中听课。为完成本学期全英语教学质量评估工作,每位督导组成员将随机进入课堂听课。当天,督导组成员对学院番禺校区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会计学、药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5个本科专业的24门课程进行了督导听课工作。随后,督导组针对听课情况进行集中讨论并交换了意见,成员一致认为教师们积极克服了新冠疫情的困难,无论线上还是线下课堂,对教学认真,对学生负责。课堂上,大部分学生专心听课且积极提问,课堂氛围活跃。部分督导还旁听了分别由李丽芳和欧阳若澜老师带领的两组金融学专业毕业论文的答辩。每位学生独立展示他们研究的主题,学生们的自信、语言和专业得到了评审们的高度好评,这展现了国际学院本科高等教育的独特性,学生在四年的学习中培养了自信、学术能力、英语语言能力和国际化的视野。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如线上教学的效率和质量问题,课内教学技能仍需进一步提高。(文/蒙晨、图/张晓婷、审核/汪勇、终审
2022/05/09
-
全英语教学督导组在番禺校区开展课堂教学督察工作
2022年4月28日,国际学院全英语教学质量督导组成员,前任国际学院院长、食品专业教授唐书泽,金融学系教授黎平海,医学专业教授潘三强,学校工会副主席、会计学专业教授沈洪涛和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吴非来到番禺校区集中听课。为完成本学期全英语教学质量评估工作,每位督导组成员将随机进入课堂听课。当天,督导组成员对学院番禺校区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会计学、药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5个本科专业的24门课程进行了督导听课工作。随后,督导组针对听课情况进行集中讨论并交换了意见,成员一致认为教师们积极克服了新冠疫情的困难,无论线上还是线下课堂,对教学认真,对学生负责。课堂上,大部分学生专心听课且积极提问,课堂氛围活跃。部分督导还旁听了分别由李丽芳和欧阳若澜老师带领的两组金融学专业毕业论文的答辩。每位学生独立展示他们研究的主题,学生们的自信、语言和专业得到了评审们的高度好评,这展现了国际学院本科高等教育的独特性,学生在四年的学习中培养了自信、学术能力、英语语言能力和国际化的视野。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如线上教学的效率和质量问题,课内教学技能仍需进一步提高。(文/蒙晨、图/张晓婷、审核/汪勇、终审
2022/05/09
-
全英语教学贡献奖|秦珊——通识课中的启迪、思辨与国际视野
秦珊,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富布莱特学者,美国天普大学访问学者,比利时荷语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应用语言学院中国学项目教师。研究方向为中美关系、国际关系理论。已出版几部学术专著、译著、编著和英文教材,并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1999年博士毕业后,秦珊老师加入了暨南大学,从事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学的教研工作。在国际学院担任过本科生的《政治学》、《中国政府与政治》、《美国政府与政治》、《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当代中国》、《近代中国》、《中国社会发展导论》等专业和通识课程的教学任务。刚进入暨南大学的秦珊老师在所担任课程开讲前,接到一名经院学生的电话问询,认为将修课程的既定教材出版年份较早,内容不够与时俱进。为了不辜负有志于学的学生的期望,为了让教学内容能相对反映学科前沿,秦珊老师向时任主管行政管理学系和社会科学教学科研的董建新副主任提出了使用一部再版多次的英文教材作为参考资料的设想。因该部著作没有中译本,授课语言必定要使用英文。秦珊老师的设想得到了当时董建新副主任的肯定与支持。得益于学生的先学而动,得益于主管领导的支持,得益于暨南大学的开放进取,秦珊老师的中英文双语授课教学生涯得以起航。这一经历为秦
2022/05/09
-
全英语教学贡献奖|秦珊——通识课中的启迪、思辨与国际视野
秦珊,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富布莱特学者,美国天普大学访问学者,比利时荷语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应用语言学院中国学项目教师。研究方向为中美关系、国际关系理论。已出版几部学术专著、译著、编著和英文教材,并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1999年博士毕业后,秦珊老师加入了暨南大学,从事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学的教研工作。在国际学院担任过本科生的《政治学》、《中国政府与政治》、《美国政府与政治》、《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当代中国》、《近代中国》、《中国社会发展导论》等专业和通识课程的教学任务。刚进入暨南大学的秦珊老师在所担任课程开讲前,接到一名经院学生的电话问询,认为将修课程的既定教材出版年份较早,内容不够与时俱进。为了不辜负有志于学的学生的期望,为了让教学内容能相对反映学科前沿,秦珊老师向时任主管行政管理学系和社会科学教学科研的董建新副主任提出了使用一部再版多次的英文教材作为参考资料的设想。因该部著作没有中译本,授课语言必定要使用英文。秦珊老师的设想得到了当时董建新副主任的肯定与支持。得益于学生的先学而动,得益于主管领导的支持,得益于暨南大学的开放进取,秦珊老师的中英文双语授课教学生涯得以起航。这一经历为秦
2022/05/09
-
关于开展国际学院本科生学术实践导师制“学生报名”的通知 Notice on Registration for the Undergraduate Tutorial Program
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激发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推进本科教育内涵式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国际学院决定实施本科生学术实践导师制。具体事项如下。In order to deepen the reform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novate the talent training mechanism, stimulate undergraduates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ability, promote the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 International School has decided to launch a tutorial program for undergraduates. The specific items are as follows.一、申请对象Eligibility国际学院全日制在读本科生均可报名申请
2022/05/09
-
我院Sufia Imam作品获联合国中文日提名
近日,“2022年联合国中文日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第二届海外影像节”提名作品公布,我院临床医学专业2016级印度籍留学生Sufia Imam的作品《一袭汉服一梦千年》在950个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提名。Success demands Sacrifice. Do not Procrastinate and do not worry about failures, worry about the chances you miss when you do not even try.The above lines have played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moulding my life. I now try my best to accept every opportunity, no matter how trivial it may appear in the beginning. I believe there is something to learn, experience and practise in every activity of our l
2022/05/06
-
国际学院石牌校区学生党支部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重要讲话精神
2022年5月5日中午,国际学院石牌校区学生党支部组织支部成员开展学习活动,共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前往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此次学习活动由学生党支部书记方葳主持,学生党支部党员和预备党员参加。方葳首先带领全体成员观看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视频。在视频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要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全体党员同学观看视频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同学们,“广大青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勇当开路先锋,争当事业闯将。”“广大青年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向英雄学习、向前辈学习、向榜样学习,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视频经过学习,同学们深受鼓舞,收获颇丰,纷纷分享了自己的学习体会。19级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莫凯翔同学表示,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该在艰
2022/05/06
-
国际学院番禺校区学生党支部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重要讲话精神
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为贯彻落实学校党委要求,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感,4月30日下午,国际学院番禺校区学生党支部组织支部成员共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国际学院番禺校区学生党支部书记封小龙老师,学生党支部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近30余人参与了本次活动。首先,同学们共同观看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视频。在视频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青年,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向英雄学习、向前辈学习、向榜样学习,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进。随后,在学生党支部书记封小龙的带领下,同学们结合自身实际,交流心得体会。封小龙提到,同学们要不忘总书记的殷切嘱托,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坚定不移听党话、
2022/04/30
-
2022年暨南大学油料生物炼制与营养安全学术研讨会成功召开
2022年4月26-27日,由暨南大学理工学院、广东省油料生物炼制与营养安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广东省粮油副产物生物炼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广东省食品副产物增值加工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主办、暨南大学国际学院协办的“2022年暨南大学油料生物炼制与营养安全学术研讨会”在暨南大学顺利召开。本次研讨会采用云会议模式,在暨南大学国际学院报告厅设立分会场,同步开启视频直播,线上参会突破2700人。(线下会议现场)本次会议的主题为“食品油脂及其副产物的绿色科技”,共分为三个技术议题,分别为功能性乳液递送体系、功能脂质与专用油脂和油料生物炼制与副产物增值加工。会议邀请了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Oi Ming Lai和Chin Ping Tan院士、新泽西州立罗格斯大学Qingrong Huang教授和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Martin J.T. Reaney等20位国内外乳液、油脂、副产物行业的学者专家,共同交流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进展。议题一:功能性乳液递送体系本议题围绕功能性乳液的制备、结构表征及其对食品中生物活性化合物的包埋、递送展开讨论,为乳液作为食品载体的形式提供理论和数据指导。该议题邀请了新泽西州立罗格
2022/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