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朋辈互助学习小组课堂丨第五期最后一弹,完结撒花!
国际学院港澳台侨学生学习能力提升计划之朋辈互助学习小组(第五期)已至尾声,让我们来看看20级临床医学助教陈俞涛的“最后一课”!在助教的带领下,同学们是否都能取得自己满意的成绩呢?让我们拭目以待!(文字/李素贤视频拍摄制作/周子桐编辑/李素贤审核/余佳佳 何思琦终审/刘明)
2022/07/02
-
国际学院2022届毕业生去向锦集(七)——国际经济与贸易
境内升学图片卢祉燕毕业去向:中央财经大学四年充实的学习生活中,很多时候我都希望时间过得慢一点。在本科学习阶段的尾声,曾经投下的一颗颗石子,收获了声声未曾期望过的回响。所有的果实都来自日复一日的坚持。有时没能得到想要的结果也不气馁,反思审视自身,元气满满地继续蓄力。有的目标看着很远很难,在迷茫不安的时刻,最要紧的就是把当下的每件小事做好。当然,更宝贵的是在暨大果园这里遇到的一起努力奋斗的同学、热心肠的学长学姐学弟学妹和可亲可爱的老师们。老师们不仅专业能力强悍,更以身作则,教我们未来要用什么态度做事做人。我想我会永远记得老师们的教诲,在宽广的生活里去体会和热爱我的专业,做手心向下的人,把曾经照耀在自己身上的光转化成能带给他人的光。大学四年,我经历过挫折和迷茫,也拥有过成长和收获。无论何时,脚踏实地、坚定方向,是一切行动的准则。同时我也想跟同样有保研计划的学弟学妹们分享,扎扎实实提高绩点,锻炼科研能力,发展综合能力,同时多跟导师沟通交流都是非常重要的准备工作。保持自信,不要轻易否定自我,无论结果如何,这些都是生命馈赠的宝贵的经验和成长。如今我虽已毕业,在这里遇到的人,受到的教育,已经刻下了深
2022/06/27
-
访企拓岗促就业|暨南大学国际学院走进广州帝奇医药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积极响应暨南大学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充分挖掘企业资源,准确把握就业市场形势,千方百计开拓更多就业创业岗位,确保毕业生就业大局稳定。2022年6月23日下午,国际学院党委书记邓永忠,党委副书记刘明带队走进广州帝奇医药技术有限公司,并参观实验室,深入开展校企交流合作。深入座谈交流在座谈交流过程中,邓永忠介绍了我院发展概况、特点优势、跨专业多种类强英语人才储备与人才培养方案。广州帝奇医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锋则介绍了公司基本情况、产品线及加工工艺及公司前景。双方就医药行业多种类人才需要、医药行业发展前景、如何进行产学研合作与实习交流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希望通过此次走访活动,了解校企情况,全方面深化学生就业合作。参观实验室随后,国际学院一行走进了实验室,对研发生产过程有了更全面的了解。赠送国际学院纪念品本次访企拓岗专项行动充分调动教学、科研、校友等各方面资源,与企业达成多项合作,未来国际学院将持续推动全员深度参与毕业生就业工作常态化,深挖就业市场资源,加强校企全方位合作,实现供需精准对接,为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2022/06/24
-
国际学院2022届毕业生去向锦集(六)——新闻学(下)
境外升学何佳凝毕业去向:香港中文大学说起来还有点不好意思,我高一的时候就想来暨大,高考后填了整整80个平行志愿,也确实没想到命运的齿轮这都能卡在我的心坎儿上。被选中的本人充满期待。就是带着这样的心情,我过完了大学四年,所有的意外都变成命运的礼物,非常感谢学院、老师和同学,我拥有了一段很值得的时光。在申请院校、实习的过程中,我更加清晰地感受到国院的教学的确给我带来了很多不一样的东西。尽管没办法总结,但那些抓耳挠腮写的全英作业、拍视频时发的疯、留在ppt上的创业宏图,所有当时看似没用但具体的经历都让我莫名相信自己真的在向前走,也在迷茫时拥有了更多底气和勇气。谈论未来实在透支我的想象力,所以在迈入新的阶段前,我还是愿意像四年前那样,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把握当下并保持期待,到了秋天自有果实。翁灏毕业去向:香港中文大学大学生活转瞬即逝,在即将离开校园之际,我一直在思考,自己在这四年内究竟收获了什么。我自问没有“学霸”式数十年如一日的毅力和自律,但在尽力顾好课业以外,我热衷于满足自身的广泛兴趣,追寻我热爱的人和事,并从中感知生命的鲜活,似乎也不可不谓是发现自我,不断成长的四年。关于毕业后的去向
2022/06/24
-
国际学院2022届毕业生去向锦集(五)——新闻学(上)
境内升学朱钊莹毕业去向:上海外国语大学(保研)大学四年一路走来,很累,却也充实。大一加入校学生会,大二读双学位,大三转入国院,发狠地读了一年书,大四像gap year,一边上课一边实习。两门语言考试贯穿整个本科生涯,从一个曾经被断言“不可能学好英语”的废柴成长为一个至少可以用英语流畅表达的人。四年做pre人,曾经公开讲一句话都发抖,如今也能淡定从容。感谢老师的教导,给我以思想的启发。感谢同学和朋友的陪伴,你们的存在使我的人生重现光明。最后,感谢我的家人,接受一个也许不是那么满足社会期待而且不在意社会时钟的我。楚原说:无论你昨日多风光,也无论你昨日多失意,明天天亮的时候你一样要起床做回一个人,继续生活下去。《乱世佳人》斯佳丽则说:Tomorrow is another day.活在当下,坚信明天会更好。望君共勉。叶侨斯(菲律宾华侨)毕业去向:暨南大学(保研)对我来说,四年前来到暨南大学是意料之外的收获,现在选择继续留在暨南大学也是意料之外的决定。作为华侨,我和暨南大学的缘分实属深厚,能在这里能够找到归属感确实不易,所以一直心怀感恩。也很感谢拱门下的四年青春,感谢追求“野蛮生长”的自己:大
2022/06/23
-
国际学院2022届毕业生去向集锦(四)——食品质量与安全
境内升学李旭盈毕业去向:上海交通大学我的大学是精彩而又幸运的。社团付出的热爱和汗水,实验室的耐心钻研,备考中的心无旁骛,让我成长和强大;导师的教诲、室友的陪伴、朋友的鼓励让我充满动力和温暖。唯有坚持和热爱不可辜负。相信未来的我们在各自的领域闪闪发光,但18FQS是我们共同的家。董楚煌毕业去向:上海大学能够成为一名研究生继续深造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宝贵的机会。这是我过去一年以来努力的回报,同时又为我能够进一步提升自身敞开了大门。希望在未来的生活中,我能够发挥在暨大的四年所积累下来的优秀品质,让自己变得更好。李乙鑫毕业去向:暨南大学在果园的四年,是我成长最快、认识最多的四年。我在这四年里有幸认识了许多优秀认真的老师和朋友,接受到了自己从未想象过的全英教学,学习到了丰富而全面的知识,也最终找到了自己人生目标和前进方向。在众多选择中也犹豫过,到后来的明确目标、准备考研、上岸,过程很漫长也很充实,我知道了提前计划和做事不拖沓的重要性。还在为前路迷茫的学弟学妹们,可以多找学姐学长和老师聊一聊,考虑好自己的未来,不要学着别人的步伐,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少走弯路,避免浪费时间。PS:想考研di同志可以找志同
2022/06/22
-
文化中国 | 二十四节气知多少
角簟碧纱厨,挥扇消烦闷。唯有先生心地凉,不怕炎曦近。这两句词来自宋代诗人史浩所著的《永遇乐·夏至》,意为:隔着碧纱厨,躺在竹席上,摇着扇子消解夏天的烦闷。只有先生安然不动,心静自然凉,不怕炎热临近。Shi Hao, a poet of the Song Dynasty, mentioned in his poem Summer Solsticethat:Across a screen door, others are lyingon the bamboo matand shaking a fan to drive awaythe boredom of summer.Only the Master is calm and cool, not afraid of the approaching heat.2022年的夏至将于6月21日到来,近日,广州的天气也是几轮风雨几度晴,闷热的天气与猝不及防的大雨组合在一起,给老师和同学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少令人哭笑不得的烦恼。天气是这样难以捉摸,生活在现代的我们依靠天气预报来得知次日的天气状况,再根据其来制定我们的行程规划。那么,古人又是怎样观测自然节律
2022/06/21
-
国际学院2022届毕业生升学集锦(三)——临床医学
境内升学唐源毕业去向: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保研)大学时光如白驹过隙,回首六年前的医学小懵懂似乎就在昨日,医学之路漫漫,我庆幸一路上有良师益友为伴,有过颓废,却总能最后共同挺进,艰难的日子也变得有趣,无须多言,唯有感谢!春日播种,秋天结果,保持着坚持与勇气之心,你我来日必光明灿烂!孙玮蔚毕业去向: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保研)六年时光荏苒,转瞬间就从新生训练营里那个青涩的小萌新变成了即将离开暨南园的毕业生。大学间最庆幸的是遇见了良师益友,无形之间帮助我确立了自己要走的方向并且一直陪伴和支持我前行。因为疫情,虽遗憾却也是我的机遇,使我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科研中去,对科研有进一步的了解和学习,在迷茫和摇摆不定中坚定了想要保研的决心并且付诸努力。机遇、挑战和努力是每个人收获结果的必由之路,抓紧眼前的每一步就是最关键的。感恩与暨南的相遇,与暨南一起度过的或开心或难过的日日夜夜,以及暨南时光中相遇相识每一位师友,也希望所有暨南学子都能勇敢追逐自己的理想抱负,踔厉奋发,上下求索,笃行不怠。丘悦毕业去向: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保研)在暨南园的六年仿佛白驹过隙。回首六年前,从第一节课面对满屏的专业名
2022/06/21
-
第四届全英语授课优秀教师奖|滕久委——培养全英思维,鼓励课堂互动,提高学习效率
滕久委老师,暨南大学国际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外教,美国西维吉尼亚大学博士,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药理系博士后。滕久委老师共讲授过11门全英课程和1门中文课程,他的授课风格深受同学们喜爱,并获得了暨南大学第四届全英语授课优秀教师奖。全英思维提高学习效率每一年新生入学,滕久委老师都是第一批与大一学子接触的教师,对于如何让学生从高中顺利过渡到大学的全英学习,他颇有心得。初入国际学院的学生,尤其是来自内地的学生们,可能会对全英的教学环境不太适应。为了让同学们能够快速适应全英教学,滕久委老师会在一开始课程上教授相对较浅、容易理解的内容,让学生能够通过这些简单的知识,将中文的学习思维逐步转换成英语的学习思维。滕久委老师认为,如果要将英文的知识翻译成中文再进行理解的话,不仅会降低学习效率,还可能会影响对学习内容的理解。食品、化学等自然科学的基础内容最早是在西方发展起来的,国内许多专业名词都是翻译而来,但不同地区的翻译又有所不同。滕老师认为,如果学生能积极运用英文的思维去理解这些专业知识,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与学生互动尤为关键滕久委老师同样非常重视与学生们的互动,在他看来,互动是课堂上不可或缺的一部
2022/06/17
-
紧扣时代脉搏,迸发青春力量——2022届毕业生党员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
紧扣时代脉搏迸发青春力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进一步加强毕业生党员教育,更好地发挥毕业生党员在学习、工作与生活中的先锋模范作用,6月16日下午,国际学院在第二文科楼307召开了2022届毕业生党员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会议设石牌校区线下会场和腾讯视频线上会场,由学院石牌校区学生党支部书记方葳主持,学院党委副书记刘明,学院党委委员李静雯,学院番禺校区学生党支部书记封小龙出席会议。1. 毕业生党员教育在对毕业生党员给予充分的肯定与鼓舞之后,刘明向毕业生党员提出了三点要求。他表示:第一,“党的颜色不能褪”。无论是升学还是迈入工作岗位,毕业生党员都要时刻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因为毕业生党员的一言一行都是群众了解党的窗口,毕业生党员始终在向非党员同学或同事展示党的精神面貌。第二,毕业生党员无论走到哪里,都要记住自己是暨南人,也是国院人。要能够与学校和学院保持亲密联系,为师弟师妹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第三,学习是永无止境的过程。在新的学习或工作环境中,毕业生党员要虚心向他人请教,以此来获得长足的进步。国际学院党委召开2022届毕业生党员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随后,李静雯也发表了两点建议。首先,她提出毕业生党
202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