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学院学生论文被国际计算机视觉顶级会议ECCV接收
2020年7月,国际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个人学术论文Sequential Convolution and Runge-Kutta Residual Architecture for Image Compressed Sensing被国际计算机视觉顶级会议ECCV(European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欧洲计算机视觉国际会议)接收。据悉,ECCV是三大国际计算机视觉顶级会议(ICCV,CVPR,ECCV)之一。国际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16级本科生郑润锴作为第一作者,与2018级张印祺,2016级黄稻浪共同完成研究论文,论文指导老师为暨南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系教授陈清亮。郑润锴个人分享谨以此文回顾一下我跌跌撞撞的2019。实际上我正式开始科研是从大三的末尾,也就是2019的春夏之交,大三之前除了打游戏、玩乐队、社交等活动之外的时间,在各个领域涉猎,也接过一些嵌入式、开发及算法等外包的活(我觉得对于工科的学生,可以适当地通过接外包了解一下自己学习的东西的实际应用,并且确定自己的兴趣,但不要做重复的活)。因为自己的理想还是创业,创
2020/10/26
-
香港公务员职业分享会反响热烈
10月22日,国际学院在第二文科楼316会议室举办香港公务员职业分享会。会议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粤经济贸易办事处、暨南大学学生处主办,由暨南大学国际学院承办。本次分享会旨在让有意投考香港特区政府公务员的在粤就读香港学生了解公务员职系现状及工作、提前做好职业规划。约30名香港学生参加分享会。(分享人员与同学们讨论)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粤办副主任黎慧怡、投资推广经理黄肇珍和入境事务主任苏耀祖作为分享者出席了会议。一同出席的还有驻粤办在内地的工作人员龚晓芸、黄雅莹和邱慧霞。现场讨论气氛热烈。同学们围成三个组,三位分享者轮流在每个组分享。这样拉近了分享者与同学们的距离,也提高了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黄肇珍分享报考流程)黄肇珍分享了报考香港公务员的流程。她介绍,香港公务员综合招聘考试(CRE)每年约在9月开始,在次年7月左右入职。公务员招聘是一个很长的过程,所以黎慧怡建议在大三就开始留意招聘信息、提早准备考试。她还为同学们介绍了各公务员岗位,推荐同学们提前了解岗位需求,根据自身特长和性格报考岗位。(苏耀祖介绍经验)苏耀祖介绍了公务员考试的经验。CRE考试包括中文运用、英文运用、能力倾向测试和基
2020/10/24
-
医学求索 勇攀科研-国际学院临床医学港澳台侨科研分享沙龙
10月21日,国际学院港澳台侨复合型人才培养计划--全球医疗科技研究工作室科研分享沙龙在第二文科楼316顺利举行。沙龙邀请了工作室黄欣雨、郑泽权和邹师谦分享学习和科研经验,临床医学专业辅导员方葳主持了本次沙龙。黄欣雨从兴趣、专长、性格、对研究动向的把握四个方面介绍如何选定研究方向。她讲到同学们要在本科低年级阶段夯实基础知识,提高英语写作与表达水平,掌握专业英语词汇。她说,要从课堂中发现自己的研究兴趣点,通过阅读相关文献,找到自己的研究方向。她还向同学们介绍了论文数据库和实用的软件,包括数据统计分析和绘图软件,鼓励同学们勇于创新,在科研上找到自己的方向。郑泽权分享了投稿流程和注意事项。在介绍了论文的组成部分后,他强调,不同期刊对稿件的格式要求不尽相同,在投稿前必须仔细阅读期刊的格式要求,如字数、图片清晰度、参考文献格式和小数点的书写方式等,他还跟同学们分享了一些实用工具,如endnote, Zotero, Citavi,帮助同学们提高效率。邹诗谦通过实操分享如何找到适合的投稿期刊。她向同学们演示如何判断自己的论文水平和选择合适期刊的方法,强调论文与期刊水平的契合度,提高发表成功率。实操的
2020/10/23
-
敢于尝试,追梦无悔 | 2020级国际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大学生活”朋辈经验分享会
10月20日晚,2020级国际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大学生活”朋辈经验分享会在暨南大学第二文科楼316教室举行。本次分享会嘉宾是理工学院的陈龙老师和蔡子哲老师,他们也是毕业于国际学院2003级和2008级的优秀校友。本次分享会分别就“专业发展”“人生规划”“课余活动”为题,分享了他们在出国留学、创业、大学生活和本专业求职的历程和心得。2020级FSE专业班主任蒋鑫炜老师出席了本次活动。陈龙老师与蔡子哲老师就自身对食品行业的理解为同学们解答问题,与同学们分享大学的趣事,为同学们大学生活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两位老师将自己和朋友们的真实经历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表达出来,让整场朋辈分享会的气氛变得轻松自在。本次分享会在老师们接地气的分享和同学们开怀的笑声中宣告结束。在本次分享会之后,同学们对自己日后的发展道路有了更深一步的思索,也得到了很多不一样的启发。最后希望同学们能如师兄们所期望的那般,在大学四年中找到自己真正的热爱,凡心所向,素履所往,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同学感想:师兄们为我们介绍了大学的生活经验,分享了他们的学习工作历程。这些经验解决了我刚到大学的许多困惑,帮助我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师兄们很
2020/10/23
-
新生故事|香港学子唐伟志:医学之梦,湾区之桥
引言“我希望,我成为的不仅是一名香港医生,更是一名粤港澳大湾区的医生。”乘着大湾区的机遇,怀揣医学梦想,唐伟志从香港来到暨南大学国际学院,成为2020级临床医学专业新生。“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想当一名医生。这份热情一直深深地藏在我的心里。”在唐伟志眼里,“医生”这个职业是真正有意义的,因为医生不仅仅治愈人们身体上的病痛,更在一言一行中治愈人们的心灵。当听说国际学院开设全英授课的医学专业、并在LMCHK(香港医务委员会执照医生协会)资格证考试中取得佳绩时,他欣然就读。开学一个多月以来,唐伟志很快融入了大学生活,参加了许多社团组织和学生活动,诸如阿卡贝拉社团、MSVT(Medical Student Volunteer Team of International School of JNU暨南大学国际学院医学生志愿义诊团)、担任班长、参加MWHO(Model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模拟世界卫生组织,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传统活动)等等。在多姿多彩的活动中,他与内招同学建立友谊、锻炼自我,收获了丰富的学习体验。在MWHO中,他与内招同学组队,畅谈对未来防疫措施的构想,
2020/10/22
-
2020级新闻学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第一次团日活动
为加强新时代团的基层建设,着力提升团的组织力。国际学院2020级新闻学和食品安全与工程专业积极响应广东省高校“活力在基层“主题号召,集体组织了第一次主题团日活动。一、全体团员参与,高度重视,确保安全(同学们戴口罩,做好防护措施参与团日)主题团日活动严格遵循学校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在确保同学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团日活动。精心组织,活动形式多样(新闻学专业团员开展主题团课)本次团日活动以团课、参观红色景点、与团旗合影等多种形式展开,10月14日,新闻学同学在第二文科楼307举行了主题团课,团课以疫情防控为背景,重温了抗击疫情中的感人故事;以脱贫攻坚,全面小康为主要内容,学习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奋斗精神。将祖国的未来和自己的青春相结合,让青春为祖国绽放!(同学们在团一大广场合影)10月18日上午,两个专业共同组织参观团一大广场和越秀公园。通过在团一大广场的参观学习,同学们加深了对于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广州诞生、成长以及蓬勃发展这段珍贵历史的认识。“五四精神“将指引他们为祖国的富强而不懈奋斗。(在园区合影留念)接着同学们参观了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越秀公园,通过在越秀公园内的游园
2020/10/21
-
国际学院石牌校区学生党支部开展 “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餐饮浪费”专题组织生活会
2020年10月19日中午,国际学院石牌校区学生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开展了“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餐饮浪费”专题组织生活会,引导学生党员培养勤俭节约的良好美德,在行为上反对餐饮浪费。生活会上,张驰带领大家学习了世界粮食日的由来。上世纪70年代,连续气候异常造成世界性粮食歉收,进而引发大范围粮食危机,国际组织高度警觉。1979年11月,第20届联合国粮农组织大会决定,从1981年起,每年的10月16日定为世界粮食日,其宗旨在于唤起全世界对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接着,张驰带领大家学习了一些国家在节约粮食,制止浪费上采取的行动。有的通过国家立法,反对浪费,有的通过粮食银行,剩余回收,世界在行动。而我国也一直在行动,从要求“浪费之风务必狠刹”,到要求“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从“光盘行动”到遏制“舌尖上的浪费”,我国一直号召大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培养节约粮食的习惯。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2020年10月16日是第40个世界粮食日,今年我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主题为“端牢中国饭碗·共筑全球粮安”,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和安全,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
2020/10/20
-
2020级临床医学新生模拟世界卫生组织会议
10月14日晚上,国际学院2020级临床医学“Model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MWHO),即模拟世界卫生组织会议活动在本部第二文科楼316室举行。班主任明伟杰、辅导员方葳、部分高年级同学与2020级新生们均参加了本次活动。模拟世界卫生组织会议作为国际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的品牌活动,旨在培养新生与时俱进的思维能力,提升新生们的国际视野,展现国际学院“全英语、多学科、国际化”的教学理念。本次会议的主题为后疫情时代下的全球医疗和防疫体系,新生们随机分成六组,分别就全球医疗合作,中外防疫政策对比,可以改进的防疫措施,防疫物资,全球疫情对社会医疗卫生体系的影响,以及未来防疫体系的设想展开讨论。PART 01防疫政策第一组的组长是张豪翔,组员是张锦熙,陈俞涛,林玨霆,何佩诗,张烨柔,导师是19CM的欧阳泳恩。他们对比中国和其他国家地区的防疫政策,指出了国家在处理疫情时应有的核心价值。PART 02防疫措施第二组的组长是樊丽娜,组员是林灝然,邓嘉宝,杜泽桉,茅润琳,张睿,导师是19CM的苏瑾萱。他们以食物工厂,防疫物资,以及物流方面入手,深入探讨可以改进的防疫措施。PA
2020/10/18
-
2020级临床医学新生模拟世界卫生组织会议
10月14日晚上,国际学院2020级临床医学“Model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MWHO),即模拟世界卫生组织会议活动在本部第二文科楼316室举行。班主任明伟杰、辅导员方葳、部分高年级同学与2020级新生们均参加了本次活动。模拟世界卫生组织会议作为国际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的品牌活动,旨在培养新生与时俱进的思维能力,提升新生们的国际视野,展现国际学院“全英语、多学科、国际化”的教学理念。本次会议的主题为后疫情时代下的全球医疗和防疫体系,新生们随机分成六组,分别就全球医疗合作,中外防疫政策对比,可以改进的防疫措施,防疫物资,全球疫情对社会医疗卫生体系的影响,以及未来防疫体系的设想展开讨论。第一组的组长是张豪翔,组员是张锦熙,陈俞涛,林玨霆,何佩诗,张烨柔,导师是19CM的欧阳泳恩。他们对比中国和其他国家地区的防疫政策,指出了国家在处理疫情时应有的核心价值。第二组的组长是樊丽娜,组员是林灝然,邓嘉宝,杜泽桉,茅润琳,张睿,导师是19CM的苏瑾萱。他们以食物工厂,防疫物资,以及物流方面入手,深入探讨可以改进的防疫措施。第三组的组长是陆咏怡,组员是王子豪,李卓,林舜婕
2020/10/18
-
国院学生党支部观看“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四十周年庆祝大会”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学习辅导会
40年春风化雨,40年春华秋实。10月14日上午,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四十周年庆祝大会在深圳隆重举行。国际学院番禺校区学生党支部组织师生集中观看“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四十周年庆祝大会”,听取并学习大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在我院师生中持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听后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回顾了40年来深圳经济特区实现的五大历史性跨越,总结了经济特区40年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积累的十条宝贵经验,对新时代深圳经济特区建设提出六项明确要求,对经济特区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重大部署。习总书记明确提出:“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1979年,被誉为改革开放“第一炮”的蛇口开山炮震撼了中国。自此,“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响彻大江南北,影响了一个时代的中国。40年来,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筚路蓝缕使得深圳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一面旗帜。深圳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成为深圳不断开拓进取、创造奇迹的精神力量。定格与传承了这个时代的精神文明风貌,铸造了这座现代化城
202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