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喜报|我院张璇、姚楚翘同学参与作品获大学生校园媒体大赛一等奖

文章来源:国际学院 发布时间:2022-12-07 点击数:48 字体:

2022年10月16日,我院学生张璇和姚楚翘在学校校园媒体《新闻学生》中参与的《关注|俄乌战火中的中国留学生:“乌”云下的一百天》稿件获得第三届大学生校园媒体大赛深度报道类一等奖。

 


 

本届大赛,由中国新闻史学会应用新闻传播学研究委员会主办,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和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承办,12家新闻传播学院、18家国家级传媒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智能交互技术工作委员会共同协办。

第三届大学生校园媒体大赛自2022年6月10日发出公告后,组委会陆续收到来自96所高校的学生超过660个作品。

 

能获此殊荣,两位同学坦言国际学院的新闻学教学和校内媒体《新闻学生》给了她们巨大的帮助。以下是她们的一些想法。

姚楚翘

2022年2月24日,俄乌战争被宣告开始,全世界为之震惊。那段时间,国内国外的社交平台、各类网站上相关的信息和讨论铺天盖地,所有人在信息的巨大浪潮中获取、知悉、了解、讨论。《新闻学生》作为由学生组成的校媒,也在思考:我们能为此做些什么。

 

张璇立即将其作为一个可做的选题和编委们交流,通过讨论确定“乌克兰留学生”选题后便马上组建了四人小组。这篇选题被要求以“快题”的速度产出,当时我们也没有想到,战争会持续这么久。

 

我们在各类社交媒体上大范围地寻找有相关经历的乌克兰留学生。所幸所有的采访对象都真诚而热情,他们毫不吝啬地和我们分享他们的经历和感受,我们在四个人抱着四台电脑围坐在桌前,身处在暨大校内,却听着采访对象说他们听见的震耳炮声,他们如何在防空洞里度过日夜;听他们描述战火中的人情冷暖,讲他们如何撤离或者留在当地……为这些被战争近距离威胁的恐惧和危险屏息咋舌。

 

我认为能够在《新闻学生》这块试验田里参与新闻事业,是我的荣幸:素未谋面的人对你予以信任,对你予取予求的信息和细节毫无保留;行文过程虽然漫长而痛苦,但你仍有机会保持关注、记录和发声。

 

这篇文章能够获奖是意料之外的事情。作为小组内的一员,这是鼓励,也是鞭策。是对我们为此付出的努力的肯定,同时我也深知这一篇文章的面世,是小组内四个人共同完成所有环节的结果,我个人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有限,关于新闻采写和深度报道的能力仍需不断地磨练和提升。

 

希望自己日后能不忘初心,仍存有关注的热情和能力,保持记录的本能,为产出更多有意义的报道而努力。

 

张璇

今年11月8日记者节时,《新闻学生》的海报上有这么一句话:记录是一种本能。和《新闻学生》的其他小记者一样,我也时常思考:我能记录一些什么?

 

2022.2.24,俄罗斯总统普京对乌克兰发起特别军事活动,随后乌克兰宣布全境进入战时状态,俄乌冲突正式爆发。突然而来的突发事件为谣言的滋生提供了显而易见的土壤。一时间,各种消息、谣言破土而出,占领了国内的舆论场。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被忽视,网线两端的消息无法准确被传达、被关注。所以,我想去记录,我们的同龄人在那片土地上正在经历着什么?

 

因为这是在世界另一端正在发生的事,在操作这道新闻题的时候,小组成员都深深地明白“远方的哭声与我有关”。隔着屏幕,我们倾听着对方的害怕、焦虑和希望,理解着我们未曾见过的拒马、坦克和硝烟,大家切切实实地感受着自己的存在和时代在挂钩。

 

至今为止,仍然认为加入《新闻学生》的选择无比正确与宝贵,这里是一片乌托邦,能够承载新闻理想,也是一个练兵场,能够积攒经验和作品。在这里,一篇深度报道的产出离不开小组成员、编委、主编的共同努力。深知自己还有很多不足,我还需要跟着前辈继续锻炼、成长。

 

保持关注,持续发声,希望自己能够一直保有记录的热情和勇气。

 

 

 

(编辑/张璇、图文/张璇 姚楚翘、初审/杨璐瑶 余佳佳、复审/刘明、终审/于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