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全英教学贡献奖|张振江——走在讲述中国故事的道路上

文章来源:国际学院 发布时间:2021-08-15 点击数:34 字体:




张振江

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人华侨研究院院长

国际学院中国学项目学术负责人




中国学专业是在中国“国学”、海外“汉学”以及“中国研究”等学科基础上所建立的一门面向外国留学生的新型综合性交叉学科,涉及中国政治与外交、中国经济、中国法律与社会、中国语言与文化、中国历史5个领域。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通过学习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文化与历史等基础知识,加深外国友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对当代中国现实问题的理解,培养熟悉当代中国国情、具有一定分析和研究能力的国际化专门人才。

英语专业毕业的张振江,在机缘巧合之下对历史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不知是先早前已埋下了种子,还是逐渐产生的对历史的热爱,一路走来,历史也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在南京大学获得国际关系史的历史学博士学位后,又到中山大学进行两年的博士后研究工作,最后来到了暨南大学,由此展开了国际关系领域的研究与教学。

在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和授课中,他注意到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开始对中国感兴趣。结合自己的国际关系研究专长,张振江教授开探索如何对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2012年开始,他和国际学院联合设计了中国学的研究生项目,经教育部批准于2014年正式招生。张教授从此走上了讲述中国故事的道路。



一、与历史的缘分

Professor Zhang and History

张振江本科就读于新疆伊犁师范大学英文专业,毕业以后留校从事外事工作,后到南京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进修。在进修期间,张振江称自己碰到了一位好老师——“他就是历史出身的,我觉得他讲课讲得很好,讲的是美国问题研究,我对这个研究很感兴趣,跟他认识之后,我就开始考历史专业。

在伊犁师范大学,张振江曾借过一本影印版的书令他印象深刻,是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三十年前的张振江,从看完那本书开始就发现自己对历史的浓厚兴趣。

当时,张振江对历史的兴趣源于书本中作者独特的观点,而现在,他对历史学科有着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他肯定历史的重要性,当老师讲一件事情的时候,学生没有接触过,老师首先要讲它从哪来、原本是什么、为什么现在是这个样子……从这个角度来讲,无论哪一个学科,都有学术史,都有历史的演变过程。

张振江还专门提到,悉历史的人,不会过分的自信和自卑。工作几年后,张振江成功地由历史学的国际关系史拓展到政治学的国际关系研究,目前已经成为政治学学科的带头人。


二、他眼中的侨字招牌

Jinan University and Overseas Chinese

从南京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完成中山大学博士后的张振江,被暨南大学开放、包容、创新的理念所吸引。

他专门提到过他在来暨大前,在香港大学图书馆里无意间翻看了一本1937年出版的纪念暨南大学成立10周年的纪念册,发现蒋介石、林森、孔祥熙、宋子文等,都曾为暨大题词——“我当时就觉得这所大学非同一般,因为当时有这么多高级政府官员为为它题词。那时候就对暨大有了一个很好的印象。

如今在暨大工作多年,张振江一直深感暨南大学的特色鲜明,他也多次被人事处邀请为新进人员介绍暨大的侨情。

他自己总结:“暨大‘顶天’的领导部门是国务院侨办,‘立地’的是港澳台侨生,各个学院在教学和科研中也都围绕着侨生和涉侨研究。就此而言,暨大的特色就是一个字‘侨’”——围绕着侨字这块金字招牌,暨南大学也比其他高校更多元、更开放、更国际化


三、参与创办中国学项目

Contribution to China Studies Program

如今暨大的“中国学”项目,张振江可以称得上最重要的创始人之一。从最初的国内调研、具体的项目设计,到学校学位委员会的答辩,后来的课程安排、导师的遴选,以及之后每年新生入学教育,还有具体的授课和指导学生,“中国学”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着他的付出。用他的话来说,“我对这个项目有很深的感情。”

张教授介绍了中国学两个突出的特点:

一是外国年轻人对中国最感兴趣不是中国的历史、典籍,而是当代中国,中国的经济、中国的科技等由此,课程的定位是当代中国,而不是西方的传统汉学。

另一个特点是鼓励外国学生不仅仅在课堂上更要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去了解当代中国,站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学习中华文化,“用你们自己的眼睛去看、用你们自己的耳朵去听、用你们的手去触摸,用你们的心去感受

张教授相信,随着教师尽心教育和学生亲身体验,外国人对中国的误解终会逐步减少和消除。

谈及对中国学这门学科未来的期望,张振江教授希望能够申报一个博士点,虽然对外国学生的研究更高更难,但是学生能够借此更深一层地了解中国,对中华文化的理解更上一个台阶,搭建更稳、更牢固的文化交流的桥梁。

由一名英语本科毕业生,到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的院长和“中国学”项目的学术负责人,张振江教授将为了把中华民族开放、和平、包容与伟大复兴的故事传播到五洲四海继续奋斗着!


(文/李庆贤  拍摄/龚若彤  剪辑排版/叶侨斯  审核/邓永忠、孙绮芸  编辑/曾翹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