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全英语教学贡献奖|吴希阳——拥抱全英教学机遇,找准未来发展方向

文章来源:国际学院 发布时间:2021-11-08 点击数:10 字体:

吴希阳

1988年于武汉大学生物系完成了本科学业,毕业后的他,愈发坚定了自己从事食品微生物领域工作的信念。于是,他在1995年前往新西兰,开始了12年的国外留学工作生涯。

12年间,吴希阳先后在新西兰和澳大利亚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并在两国的农业研究所进行工作与研究。

2007年,吴希阳教授应聘暨南大学,曾先后担任理工学院食品系主任和国际学院副院长,现为食品系教授、中国-新西兰食品安全与营养联合中心主任。



加入全英教学团队

在来到暨南大学之前,吴希阳教授曾收到国内多所大学的任教邀请,但是他被暨南大学国际学院独特的全英教学环境以及与西方相似的管理方式深深地吸引住了,最终选择留在暨南大学。

十余年间,吴教授不仅讲授多门食品安全领域的全英课程,还参与了国际学院的管理工作。这段经历让吴教授对国际学院有了深入的认识,同时对国际学院的模式赞扬有加。首先是国际学院的管理,不论是教学管理还是学生管理,他认为国际学院的管理团队非常精干,往往能事半功倍;此外,许多老师和管理人员都有过国外留学的经历,他们为学院带来了更国际化的管理方式,也与全英教学环境相辅相成。

担任国际学院副院长期间,吴教授更全面地接触到国际学院不同专业的学生。他发现学生们都对全英教学充满了兴趣,这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全英语教学的阻碍。在全英环境下,许多学生都对自己的未来有着清晰的规划,或是出国留学深造,或是留在国内发展,他们十分明确自己的目标,吴教授对此非常赞赏:“总的来说,他们非常清楚自己该做什么。”


全英经历开拓视野

相比于中文教学,吴教授认为全英教学能给学生带来独一无二的经历。

虽然身处国内,但在国际学院里,学生能体会到英语交流的环境,也有机会认识到来自五洲四海、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吴教授认为这是国际学院的优势,平时也以此鼓励自己的学生,把握好这一优势,积极主动地与背景不同的人交流。

12年海外留学工作的经历,让吴教授对于“走出去”有了全新的认识,他认为有想法的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一定要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若能在海外生活一段时间,则会有更大的收获。这些经历,能帮助自己开阔眼界,提高自己的能力,让自己获得国际化的视野,这对于学习、工作乃至于日常生活都有非常大的帮助。

 

导师制带来新机遇

吴教授将国际学院的教学模式称为unique”,全英教学在国内是敢为人先的尝试,现在也获得了亮眼的成绩。

担任过教学管理的吴教授经历过全英教学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其中的师资人才的短缺,随着二十年来的不断发展,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但学生进入大学后,在全英教学的环境中不一定能迅速找到自己的定位,则是一个短时间内难以完全解决的挑战。

如今学术导师制的开展,在学生的成长路上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吴教授非常认可学术导师制,认为这种在国外非常流行的教学方式,能让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有更深的理解,为自己的未来规划打下基础。

吴教授作为导师之一,也在鼓励学生要更具有主动性,大胆地去跟老师交流,在他看来,老师不止是teacher”,更应是“supervisor”和“mentor”,是学生的指导者、引路人。

吴教授指出,导师们在学科中有着丰富的经验,They have been there done that,因此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对学生来说是非常具有价值的,这也是学术导师制的一大优势。

吴教授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导师制对自己的专业有更加深入的了解,热爱自己选择的专业,找准自己的定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学到有用的知识,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给国际学院学子的寄语:

广大的国际学院和食品专业的同学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这是最重要的。不论是食品专业,或是其他专业,每个学科都有不同的拓展方向,只要你提高自己的个人能力、语言能力,就能够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也希望国际学院能越办越好,克服当下全球疫情的困难,实现更美好的未来!


(图文/林睿朋  排版/张驰  采访编辑/ 叶侨斯  审核/孙绮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