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杯”来袭,你准备好了么?
2018年暨南大学“挑战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创业竞赛立项申报工作已!经!开!始!
开启人生学术之路,走上人生巅峰的序幕已经拉开。还不知道怎么选题?不知道怎么选导师?不知道怎么组队?放下迷茫和彷徨,让大牛们为你们一一解惑!
挑战杯比赛流程及经验分享
——施煜勋12CM “挑战杯”省赛特等奖 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挑战杯分为大挑和小挑两种,大挑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小挑是创业大赛,其中大挑包含了社会哲学类、自然科学类和科学发明类。两类挑战杯竞赛都是两年举办一次,举例:2017年举办的是大挑;2018年的是小挑.
1.院赛
对于我们国际学院来说,院赛只需要提交材料,然后由学院组织专家进行评选推荐,不像医学院还需要在院内进行一次PK。
材料:如果进入,可以参与校赛网评的选拔,需要提交实验成果(word)、作品简介,这里最好把成果写得充实一点,至少要比你申报书的成果多一些;作品简介基本要包括背景、研究内容、主要创新点、应用价值或转化前景等。
PS:在院赛之前就要着手准备中文文章,校赛网评开始都要递交中文文章!
2.校赛
从校赛开始都为展板形式的讲解,分为校赛网评和校赛现场决赛两个阶段,决赛时间大约是在3-4月份。
网评:递交材料网上评审。需递交:申报表(有模板)、中文论文,加上前面院赛递交的。申报表内容包括作品撰写(发明)的目的和基本思路、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作品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作品摘要、获奖情况,可参考标书,不过仍建议如果可以改进尽量改进。
PS:中文论文的格式可以参考国内论文的格式,我们团队的论文格式包括:摘要、关键词、引言(即研究背景阐述)、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字数最好缩减至8000字(不包括参考文献),当然校赛的论文字数还没有此要求,也可以不在此时缩减,但是省赛之后就要求8000字以内了,所以为了方便,我还是希望大家可以在这个阶段将字数控制一下。我当时就是没这个经验,然后校赛的时候,我的字数达到了16000+,导致之后在论文方面又花了很大的工夫进行修改。
2.现场决赛
形式:展板(1块),内容自由发挥,当然也有展板的形式是按照研究目的、方法、结果、结论进行,此外建议能在展板上将自己项目的创新点凸显出来。
服装:正式着装
PS:这时候讲的展板建议3-5分钟,因为评委要到很多摊位进行聆听评审,没有很多时间停留,重点讲述项目的创新点、结果、结论、应用价值、获得的成果(如发表论文)。同样需要流畅、熟练。校赛的评委还是会很认真先听你讲述一遍再进行提问的,这时候提问的重点有可能在于实验本身,也有可能问及应用价值了,应用价值这一块要好好想想,不要讲的很广泛,最好实际点,可以具体落实的。一般是2-3个评委分别过来评审,所以需要讲2-3次。
3.省赛
分为省赛网评及现场决赛阶段,决赛时间大约在5-6月份。
1.网评
基本是校赛特等奖及一等奖才能被推荐参加省赛初审。我们这一届三个类别(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类)共推荐了30个名额。
先要在广东省官网进行作品信息填写申报(注意:网评的资料一定要看清楚能不能体现出学校的信息,包括视频能不能出现学校的名字什么的)
A. 完善作品信息
简介(200字以内)、详细介绍(1000字以内)、目的及基本思路(200字以内)、科学性及先进性及独特之处(200字以内)、应用价值及现实意义(200字以内)、学术论文摘要(550字以内)、获奖情况(350字以内,不超过5条)、鉴定结果(100字以内,当时我们写的都是“情况属实”,你们可以再问问团委有没有知道这个该怎么写的)、当前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1000字以内)。
这里都是有限字数的(具体字数限制参照到时的要求),但当时由于网站的原因,基本是按照字符来计算的,这样大家更要学会精简,要求大家了解熟悉自己的项目,凸显其中精华。这个方面各位填写的时候就可以发现了,好吧,加油!每一栏都需要好好填写的,基于此,你们可以早点准备,最好不要有重复,比如科学性及应用价值这两块很容易就重复了。
网评的填写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网评是会进行筛选的,这决定了你能否到决赛现场,同时,即使到了答辩现场,由于评委首先是看到你网评填写的资料,当时就已经有了第一印象了,再到决赛现场其实改变评委的想法是比较难的了……
B. 要找推荐人2名
可以自己去找大牛,能找到院士就更好了,在国赛现场很多人都把大牛的推荐信罗列在展板上,能被大牛们肯定的项目一般更容易让评委们驻足。我们的推荐人是由指导老师出面找的,所以大家这方面到时可以和自己的指导老师协商解决,一般来说他们都会帮忙的。
C. 论文
这里是要求8000字以内的(不包括参考文献)【所以在校赛的时候如果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将会为你省下很大的工夫,同时这里的文章必须是中文的,如果你是英文论文,还需要自己再写一篇中文的,所以都要提早准备好】,因为时间关系,很多时候别人都是看摘要,所以摘要应突出反映文章的创新性。要求语言简明、扼要、准确、客观、逻辑性强。总之,摘要应写得内容充实,不要过分抽象或空洞无物,避免使用“对……具有……意义,价值”等评价性用语,避免使用“本文”、“笔者”等第一人称写法,论文正文也一样;如果项目是关于疾病的研究,最好跟临床挂钩,可以重点强调你们项目成果给该疾病临床研究、治疗等方面带来的突破性进展。论文可能不能体现出学校的信息的……
D. 附加材料
可以写一个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下一步实验计划……还有其他一些需要填写的就常规填写就好了。
E. 关于视频
根据我们现场比赛经验,最好可以自己拍摄一个操作视频,比如做实验的过程、穿插项目讲解什么的、应用价值一定要好好讲!在现场赛的时候有个视频播放真的相当重要啊!
PS:要上交纸质版材料的话,要看清当时的各种要求,论文或申报书的格式、字体、页边距啊什么的、双面还是单面、封面怎么弄……
2,现场决赛
形式:展板(一般是1块,视当时情况而定,有可能让你做2块的),此时展板的制作可以在校赛的基础上进行完善了。讲解时间仍然建议3min左右,评委依然是2-3个,答辩是闭馆答辩,一个团队只能派一个代表进入场馆答辩,每位评委有自己需要评审的摊位,各位到时候可以不用拉评委过来,这时候评委有可能在网评阶段看过你的作品,对你的作品比较熟悉就可能不会听你讲一次,而是直接问你问题了,额,问题的话基本是猜不到问什么的,重要的是要对自己的作品熟悉,还有要清楚国内外研究状况,你讲的创新点啊什么的是不是首次发现(“首创”真的很重要),应用价值等!
当然,也有评委会先听你讲,但是中间会打断的。比如我的话,当时有三位评委老师过来,前两位基本上听完我的介绍之后没什么大的问题,但是第三位评委由于之前网评阶段留意过我的项目,也比较感兴趣,所以当时除了像同前两位老师介绍的情况以外,还要求我重头到尾把整个项目讲一下,中间穿插问了很多和项目相关的问题,这就和我前面说的那样,大家要对自己的项目,对里面的每一个细节都有详细的了解。由于我的项目是属于自然科学类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的话,要求你对整个实验思路、实验过程,项目里面的每一张figure、使用的每一种抗体、基因等等的作用和目的都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服装:正式服装
以上只是我的个人经验,仅供参考,因为当时之前没有人详细和我们讲解过,也是碰过很多壁的,所以希望我这段罗里吧嗦的话让大家在挑战杯过程的准备当中能有一个大概的认识,希望这对大家会有那么一丢丢的帮助吧!然后由于今年的话,我们学院没有项目能够进入到国赛当中,所以国赛部分内容只能由之后的师弟师妹添上啦,希望下次的大挑能让果园项目在国赛的赛场上崭露头角!加油!
下面的话就简单聊聊导师和选题这两个方面的问题
1.导师的选择
对于导师的话,其实我们暨大的平台是很不错的,很多老师都会有自己的项目,然后他们也很喜欢本科生去跟他们一起做研究,所以资源就在自己身边,每一位任课的老师、自己专业所属的对应学院的老师(比如临床医学的学生可以考虑生科院、药学院或者医学院的老师;经管专业的同学可以联系经济学院、管理学院等那边的老师...)或者是自己学院的辅导员等等,其实有很多选择,关键就是看自己怎么去利用了。勇敢一点,敢于迈出第一步,成功就在向你招手啦!
2.选题
对于选题,有俩个选择
1、自己定
2、导师的课题
这两个选择孰优孰劣这个问题暂不讨论,但如果是自己定的话,要结合自己团队以及自己手头上已有资源进行考虑,比如自然科学类的话,要考虑实验室的实验条件、老师对于自己项目的支持程度、实验资金,实验技术等等;同时选取的点要比较创新,这方面大家可以去看看借鉴这几年挑战杯国赛、创新年会上参赛作品他们的选题,尤其是社科类,不像自然科学类,一开始选取的调研点的深度决定了这篇论文的质量。
像那种陈旧的话题最好就不要再拿出来,大家可以先上网了解下最近几年国内外对于自己感兴趣的那个点的研究情况,然后看看里面有没有哪些方面是目前来说相对薄弱,值得自己团队继续深挖的,同时强烈建议多与指导老师或者对这个有研究的老师多交流,毕竟他们的经验比我们丰富很多,然后逐步完善。
文字|施煜勋
编辑|彭文超 梁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