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下午,国际学院院长汪勇教授在富力教学楼707教室给学院石牌校区学生带来了以“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主题的思政第一课。他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引入,讲解党的历届三中全会的重要性,指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推动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力量,极大地激发了学子们爱国奋斗的热情。
首先,汪勇强调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要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他以“五个注重”“六个坚持”和“七个聚焦”概括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各项要点,展现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全景图。到二〇三五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接着,汪勇讲解了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更好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他指出,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需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推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优化组合和更新跃升,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生产力,促进新科技、新产业、新工厂、新消费的发展,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汪勇还结合其自身的研究领域,介绍了新型食品的作用,让在场的同学们感受到新质生产力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强大推动力。
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结合教育领域,他强调要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随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我们一定能谱写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汪勇号召同学们,不仅要做成果的享受者,也要做新时代的创造者。他鼓励同学们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发挥聪明才智,为中国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图文/段智诚、编辑/周俊杰、初审/张驰、复审/孙绮芸、终审/汪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