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第一课| 聚焦新质生产力,加速高质量发展

Date:2024-03-28 Source:国际学院

3月22日下午,国际学院院长汪勇教授在富力教学楼A203教室给学院石牌校区学生带来了以“聚焦新质生产力,加速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思政第一课。他从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出发,深入解读了“新质生产力”核心和特点,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挺立科技潮头的信心。


首先,汪勇以详实的数据和事例带我们回顾了2023年的政府工作,2023年我国经济总体回升向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科技创新实现新的突破,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安全发展基础巩固夯实,生态环境质量稳中求进,民生保障有力有效。谈及中国国际地位的彰显,汪勇讲述了他在国外出访时的经历,当地人民对于中国当地华侨的尊重和友好,让我们切实感受到在“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的显著提升。

接着,汪勇向同学们讲解了2024年政府主要工作任务,并重点解读了“新质生产力”一词。新质生产力就是要让创新起主导作用,要充分发挥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

汪勇指出,今年的两会是在国内外发展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召开的。2024年是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转向的关键年份,国际上政治环境变动,逆全球化风浪不息。“所以,这个时候一个汇聚各方共识的清晰、系统、细致的整体规划至关重要,中国两会为世界注入发展信心。”他总结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发展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结合前段时间召开的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我们深刻感受到广东发展新质生产力势头良好,高质量发展道路越走越宽。


结合他自身的研究领域,汪勇以未来食品科技为例,解读新质生产力。他着重强调,“未来食品是全球抢占的高地”,要发展以可持续方式生产和分配的高质量和营养食品,保护全球食品供应链的完整性和安全性,这对我们的提出了新的挑战。“未来食品是应对未来的利器”,未来食品的发展要求多学科交叉的科技创新,他生动形象解读了新质生产力将如何推动未来食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科技浪潮滚滚而来,拥抱新的“科学的春天”时不我待。国际学院不断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持续扩大“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招生力度,培养高质量人才,服务国家和地区发展。汪勇呼吁同学们接过历史的接力棒,要拥有再创奇迹、再写辉煌的志气和担当,鼓励同学们挥洒青春热血,以拼搏激发创新梦想,抓住机遇挺立于科技潮头。

   (图/雷子桐、文/雷子桐、编辑/周俊杰、初审/张驰、复审/孙绮芸、终审/汪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