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0日下午,国际学院党委书记闫昕在番禺校区恒大教学楼N216为国际学院的同学们带来一场以“暨南精神,远播八方”为主题的思政第一课。思政课紧紧结合暨南大学的历史沿革、暨南精神以及教育高质量发展等核心内容,既有历史脉络也有时代之声,传达了暨南学子爱党爱国爱校的优秀传统以及砥砺奋进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使命。
回顾历史:重温百年底蕴
首先,闫昕带领在场师生回顾了风霜磨砺、筚路蓝缕的百年暨南历史。从南洋21名华侨学子到50余万名校友布五四海,暨南大学始终坚守初心使命,与国家与民族的命运共浮沉。学校从南京发端,到辗转上海、建阳办学,最终扎根广东,而今大湾区三地五校区办学格局成型。而在一百多年的办学历程中,暨南大学作为我国华侨高等教育事业的一面旗帜,三落三起、五度播迁;历经风雨依旧初心不改,饱经磨难依然生生不息。百年历史文化底蕴,孕育了暨南大学这一金字招牌,为海内外人才培养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深化了同学们对于百年暨南史的认识,极大地激发了新一届暨南人的自豪感与自信心。
不忘初心:秉承暨南精神
接着,闫昕带领师生们重温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暨南大学重要讲话精神,回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暨南大学的殷殷嘱托,并从办学特色、文化传播等视角进行了深度分析,指出习近平总书记肯定了暨南大学在凝聚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五湖四海方面的重要作用,高度认可学校在三落三起、五度播迁的历史进程中凝聚而成的暨南精神,这不仅是对学校的肯定,更是对学校未来发展的期望。
为深入了解暨南精神,闫昕还从四个方面阐释了其含义以及在每一代暨南人身上的具体表现。正是这“忠信笃敬、知行合一、自强不息、和而不同”的暨南精神在百年历史文化底蕴中时刻激励着暨南学子奋力前行,赓续华章。这一独特的文脉,在一代代暨南人身上薪火相传、历久弥新,成为暨南大学百折不挠、永葆生机的力量源泉。
赓续前行:推进高质量发展
而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如何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成为高校教育者和学生最关心的问题。闫昕从科教兴国的国家战略需求出发,带领同学们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重点阐释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深层逻辑关系,强调了教育在建设强国中的重要性,人才的主体性支撑作用以及科技对于新质生产力的引擎作用。不断聚集人才与科技创新要素,随着办学质量的不断提升,学校以侨为桥,耕播侨教,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坚持“人才强校”战略,服务国家工作大局的能力不断增强,坚持侨校特色和“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的独特办学使命,承担起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五湖四海的历史责任,向同学们展示了暨南大学在人才强国战略下的使命,也进一步引发了师生对于高质量人才培养的深层次思考。
最后,闫昕对新一届暨南人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爱党爱国爱校的底色不能变;二是自信自强自力更生的本性不能丢;三是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五湖四海的使命不能忘;四是个人理想信念和国家前途命运的联系不能松。鼓励国院学子夯实专业基础,谱写暨南新篇章,积极投身于祖国建设当中!
(文/唐雅茜、图/闫雅天、编辑/周俊杰、初审/封小龙、复审/宋京松、终审/闫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