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萍
张建萍副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临床药学专业,中山大学药理学博士,美国梅奥医学中心和布法罗大学博士后。现任暨南大学药学院药学系副主任,临床药学专业负责人。教学科研主要方向包括临床药学和临床药理学。先后荣获第七届全英语本科教学竞赛自然科学组一等奖(2013年)、国际学院第三届全英语授课优秀教师奖(2015年)、国际学院全英语教学贡献奖(2021年)、广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及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校赛二等奖。
对学生关怀备至
2009年下半年,张建萍老师加入了暨南大学,拥有五年半国外工作经验的她不仅在药学院教书,也在国际学院开始了全英授课之旅。张老师主讲的全英药学实践(Pharmacy Practice)课程一直深受学生喜爱,通过这门课程不少同学真正开始了解甚至热爱药师这个职业。
从入职至今,张建萍老师几乎每年应邀为国际学院入学新生做药学专业方向介绍。除此之外,张老师每年负责组织全英药学专业学生的两门实践课程——专业实习和医院实习。因为和全英药学专业学生接触较多,张建萍老师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张老师对学生的关心无微不至,许多学生在她的推荐和帮助下找到了自己喜欢的职业和工作平台,他们在毕业后也一直与张建萍老师保持着联系。
国际学院药学专业的班级规模并不大,而港澳台侨和外国学生的数量更是寥寥,张建萍老师对这部分学生的关注却一分不少。
其中,有一位香港学子让张建萍老师印象深刻。这位学生虽身有残障,生活学习有诸多不便,但良好的家庭教育让这位学生保持着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在本科四年的日子里,她也常常跟张建萍老师交流未来发展的问题。在这位学生自己的努力以及张建萍老师的帮助下,她顺利前往海外留学,归国就业后,她也特地联系上了张建萍老师,表达了感谢并告知昔日恩师这一喜讯。
正是张建萍老师对学生的用心,让她备受学生喜爱。2013年张建萍老师参加暨南大学第七届全英教学本科教学竞赛时,2010级国际学院药学的学生们都主动前往现场支持,张老师也在那次的竞赛中获得了一等奖的好名次。
教书已有十二载,张建萍老师对学生的关怀始终如一,还能叫出不少昔日学生的姓名。在见到曾经的学生在各自的成长旅途中有所收获,张建萍老师感到十分欣慰。
[2019年5月张建萍老师带领药学院2016外招生和国际学院2016级全英药学班参观华润医药物流中心。上图外国学生从左到右依次为Kozon(肯尼亚)、Malek(土耳其)和Sai(美国)]
更新知识储备,克服教学难题
尽管有着多年海外工作和学习的经验,张建萍老师依然认为顺利开展全英教学并非易事。
在药学领域,国内外药学教育和药学实践体系差别较大。如果完全照搬国外资料进行教学,国内的学生学起来便会困难重重。而想要使用全英语进行教学,并且要教得跟使用母语效果一致,更是难上加难。深知这一点的张建萍老师在备课授课的过程中,格外注重将海外教材的知识“本土化”,便于学生理解学习。
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从2018年开始,张老师开始充分利用“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进行中文和全英课程授课,课堂活跃度曾在全校排名第一,当年9月应邀参加雨课堂峰会进行演讲。此后,一直积极推动更多的老师学会使用雨课堂开展教学。
张建萍老师指出,作为教师若想克服全英教学上的困难,就要全方位提高自身的水平。多参加教学会议、多利用网络资源、多与国内外名校教学人员进行交流,将不同的教学经验融会贯通。另外,也要抓住出国学习、游历的机会,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主动学习,以交流促发展
张建萍老师谈到,对于学生而言,用英语学习专业的知识必然是困难的,尤其是药学领域。药学专业课程多,难度大,要学好基础知识本就不易,而用英文学习更甚。因此,这就更需要学生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付出比中文学习更多的努力,才能克服全英学习的困难。
尽管用英文学习专业知识是个不小的挑战,但学生们不应当出现畏难心理,也要关注国际学院这个平台的优势。国际学院的专业很多,如果学生能够积极地和其他专业的学生进行交流、融合,互相学习,那么他的视野就会比其他学生更加开阔。
除了和其他专业的学生多多交流,和其他学院的联系也非常重要。张建萍老师每年组织学生参加专业实习或医院实习时,都会让国际学院和药学院的学生一起进行实习,给他们创造机会多多交流。此外,张建萍老师还邀请两个学院的学生一起参加活动,让他们能够更加熟悉彼此,相互交流学习。
[2015年8月,2012级药学院及国际学院药学学生共同参加香港明心药物管理中心暑期实习项目,且有多名国际学院学生入职该企业工作]
暨南大学是国内最早开设药学全英教学专业的学校之一,至今培养出了不少优秀学子,留学归国后在各地发光发热。张建萍老师为这些优秀毕业生感到骄傲,也希望有更多的药学学子能够成长为优秀的药学人,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给同学们的寄语
国际学院药学专业的同学们要格外努力,要努力去克服全英学习的难关。也不要局限于目前的专业,要主动发掘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优势,充分利用好手上的资源和平台。希望同学们在毕业后能够一直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采访编辑/ 叶侨斯 文字排版/ 林睿朋 审核/ 孙绮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