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珊,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富布莱特学者,美国天普大学访问学者,比利时荷语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应用语言学院中国学项目教师。研究方向为中美关系、国际关系理论。已出版几部学术专著、译著、编著和英文教材,并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1999年博士毕业后,秦珊老师加入了暨南大学,从事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学的教研工作。在国际学院担任过本科生的《政治学》、《中国政府与政治》、《美国政府与政治》、《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当代中国》、《近代中国》、《中国社会发展导论》等专业和通识课程的教学任务。
刚进入暨南大学的秦珊老师在所担任课程开讲前,接到一名经院学生的电话问询,认为将修课程的既定教材出版年份较早,内容不够与时俱进。为了不辜负有志于学的学生的期望,为了让教学内容能相对反映学科前沿,秦珊老师向时任主管行政管理学系和社会科学教学科研的董建新副主任提出了使用一部再版多次的英文教材作为参考资料的设想。因该部著作没有中译本,授课语言必定要使用英文。
秦珊老师的设想得到了当时董建新副主任的肯定与支持。得益于学生的先学而动,得益于主管领导的支持,得益于暨南大学的开放进取,秦珊老师的中英文双语授课教学生涯得以起航。这一经历为秦珊老师成为国际学院首批教师和获得暨南大学首批全英教学资格教师奠定了基础。
用英文培育具有综合素养的优秀人才
在教授通识课程过程中,秦珊老师发现,相比于通识课的学习,有些学生会更重视专业课程。但在她看来,作为新时代的学子,尤其是作为知名综合性高校暨南大学的学子,必须具备优秀的综合素质。也就是说,要将自己培养成既拥有专业技能的“专才”,同时还要把自己培养成拥有良好通识素养的“通才”,这样才能成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优秀人才。目前,秦珊老师担任的《中国社会发展导论》就是培养学生“懂中国、懂社会”的一门课程。
在国际学院教课的日子里,秦珊老师遇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大家对于中华文化的认知和理解都各有不同。在文化背景不同的情况下,系统的专业讲授以及全英授课的模式多少能够帮助消弭这种认知上的差距。
同时秦珊老师认为,贴近性是引导学生对中国社会认知的一个较好路径,从引领学生学习“暨南”的出典,对暨南精神中“和而不同”的讨论,再到讲述“一带一路倡议”与同学们可期发展的关联性,秦珊老师将中华文化的传统与传承落实到课程当中,将人文关怀的教学方式融入进课堂,将中国与世界的发展密切相连,力图彰显教学效果的特殊性。
(秦珊老师在叙拉古阿基米德雕像前)
在学习期间对所在地的社会风貌进行实地考察是学生了解社会的路径之一,这也是秦珊老师一直努力的方向。让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认识中国社会的变化,是课程学习的必要环节。有过数次海外访学教学经历的秦珊老师意识到,要想了解一处当地风土人情,或是了解一个社会的发展,亲身的经历和体验必不可少。于是,在当代中国的通识课程上,秦珊老师就让学生们组成小组,走出校园去实地考察当代中国社会的不同面貌。
在实地考察中,学生们提出了问题,并通过采访、调查得出了自己的思考。学生们的成果让秦珊老师非常感动,在拓展性的学习之余,还能够有所收获。这种课堂与实地考察结合的模式,也让秦珊老师感受到,要让学生深刻理解书本上的知识,关键还是要让学生从生活中得到启迪和感悟。
秦珊老师认为,全英教学是在锻炼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作为全英授课的语言媒介,英语不仅仅是一个工具,它背后折射的是各门课程在国际上的发展程度,而这样的教育能让学生站在一个国际的教育平台上,直接成为国际教育的参与者、经历者。未来,无论升学还是就业,无论出国还是留在国内,全英经历带来的国际视野都会伴随学生一路前行。
秦珊老师想与国院学子共勉:希望同学们保有学习的激情,注重增长学识,注重思考思辨,立志报效社会!
(采访编辑/ 叶侨斯 文字排版/ 林睿朋 审核/ 孙绮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