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中午,国际学院石牌校区学生党支部迎来了本学期第一次读书分享会,二十二名党员齐聚腾讯会议进行云分享。在本次分享会中,共有三个小组的同学分别就《1984》、《南渡北归》、《巴黎和会与中国外交》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享,让同学们感受了一场思想大碰撞。
《1984》乔治·奥威尔
简介
《1984》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于1949年出版的长篇政治小说。这部作品是奥威尔对1984年的社会的设想,在他设想的世界中,人性被强权彻底扼杀,自由被彻底剥夺,思想受到严酷钳制,人们活得极度压抑。
1984年已经成为过去,很显然,这个极权社会并没有出现,如今处于2020年,她们会如何看待乔治·奥威尔笔下这个扭曲的世界呢?
第一小组的精彩分享
刘敏:
在合上书的那一刻,我心中有无数难以言喻的复杂感受。在极权主义充盈着的书中世界,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却不知道要自救,因为没有历史,没有文献记录证明过去生活的美好,这一切早已被篡改成符合统治阶级口吻的论述。相比起来,我们当代允许自由发声的舆论环境要好得多得多,每个人都拥有了发言的机会,成为了评价社会与国家的主人,这也保证了社会的思想多元化和发展性。社会主义不是只有一种思想,社会主义更不是控制与禁锢的代名词。真正的社会主义允许历史的存在,真理的存在,人民言论自由权利的存在。
蒋希铭:
《1984》构建的极权世界里的人们是消极的。作者表达了对乌托邦和极权社会的讽刺和厌恶,同时展现了人们无法逃离这种环境,只能在悲观的环境中死亡的困境。本以为是反抗荒诞统治的故事,却没想是一个人纯净内在被消灭殆尽的故事,甚至不止是被消灭,而是被绝对的改造。这不禁让我联想到最近的香港暴乱。思想教育上的荼毒和缺失使得一部分香港年轻人丧失了国家意识和民族精神。他们看似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但实际上他们被别有用心的组织利用,是另一种程度上的被动和麻木。
赵雨珂:
该书以主人公温斯顿·史密斯的经历和感情为主线,从性、教育、思想、文字、历史等多方面构建了一个典型的,令人感到窒息和恐怖的,以追逐权力为最终目标的假想的未来社会,也投射出了现实生活中极权主义的本质。其中极权主义对自由权利的剥夺、幸福权利的禁锢、寡头政治的压迫令人印象深刻,也让我想到了现实社会中的一些团体和事件,如香港港独,某个群体中的个人丧失了主体意识,只跟随着带有某种别的目的的领导人进行群体攻击。所以可以说《1984》在现代已然具有讽刺和教育意义。
《南渡北归》(三部曲)岳南
简介
《南渡北归》(三部曲)是作家岳南于2011年出版的作品,分为《南渡》、《北归》、《离别》三部,讲述了二十世纪中国大批知识分子冒着抗战的炮火由中原迁往西南之地,尔后再回归中原的故事。
什么造就了战火连绵时代的一批大师?是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爱国精神还是时势造英雄?让我们看看他们怎么说!
第二小组的精彩分享
李能:
在民国抗战时期,在国家内忧外患生死存亡之际,书籍、文物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的记录、文化的传承,更重要的是,它们是一种信仰,是一种对中国必将复兴、华夏必将强大的坚定信念。前辈们已经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们共产党人必须认清自己的角色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必须坚定信仰自信,作为一名预备党员,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则是我该努力和奋斗的方向。
杨瑜润:
民国为什么能出那么多文学大师?我认为根本原因是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与发展。中国的文化和文学由此开始一分为二,前为古典文言文学,后为现代白话文学。人们常说,乱世出英雄。其实和平年代也有英雄,只是在乱世的社会变革中,会出现一种新的政治和文化的风向标人物,他们作为革新者,往往水到渠成地成了英雄。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就是所谓的时势造英雄。这些人作为开山鼻祖,往往更容易被后人记住。民国文学大师多,归根结底是时代变革的产物。
洪豆:
民国时期,一批以傅斯年为代表的文人游走在政治与学术之间,舍弃掉一部分的纯粹学术理想,让文学走出象牙塔去感染更多的民众。做选择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但矛盾感与抉择赋予他们一种挣扎的光辉,他们在学术至上与民族情怀之间飘摇,最终在矛盾感中做出精神层面的牺牲并以此坚持“不忘生民”,为中国的新思潮、新格局在学术与政治间游走是很难能可贵的。
吴依洵:
在战火连绵的年代,流亡的大师们投入学术救国的行列,负重前行、迎难而上。虽然南渡途中历经了颠沛流离之苦,但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浓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使他们能够在逆境中坚持自我、顽强拼搏。我想处在相对和平稳定的环境下的我们,更应当看到这种坚强信念和爱国精神,学习这些伟人迎难而上的坚强毅力,为国家、为社会作出更多贡献。
《巴黎和会与中国外交》唐启华
简介
《巴黎和会与中国外交》是台湾历史学家唐启华于2014年出版的作品,在书中,作者利用大量第一手外交档案,对“北京政府对和会有无准备”、“山东交涉失利与亲日派之关联”、“如何看待中国在和会外交的失败”等问题做出了新的阐释。
北京政府对和会没有准备吗?巴黎和会真的失败了吗?为什么会引发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的爱国运动?来听听她们怎么说!
第三小组的精彩分享
林东苗:
为什么北京政府要参加巴黎和会呢?为了将山东问题诉诸国际公论,如何得以诉诸公论?有什么支持非参战国参加战后和会?如何取得支持?在参战取得参加和会的资格后,如何在和会上说服他国取得应有的赔偿......从1914年底青岛战事结束至1919年初和会召开,北京政府和外交人员在那四年多的时间里做了很多准备,但最终却落得“亲日卖国”的骂名。读这本书让我想起“博学而后明辨”这个词,存在我们印象中的结论往往掩盖了事情的原貌,就像“被五四情怀遮蔽的和会外交”,只有去了解整件事情的前因后果,我们才能更公允地看待特定事件。
陈子彤:
在高中学历史的时候,我印象中,北洋时期一直就是一个军阀割据、民不聊生、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年代,读完这本唐启华先生的《巴黎和会与中国外交》,其实自己的很多认知是被颠覆了的。我发现所谓失败的巴黎和会外交是一个非常漫长复杂的过程,中国代表团在海外的斡旋谈判与争执,甚至内部的一些矛盾,这些不能仅仅由失败两个字一言蔽之。论及当时的中国综合国力,当时的外交家已经尽最大的可能,争取国家利益最大化,为“外争国权”付出了巨大努力。所以说,读史使人明智,从多维度看历史更是一种乐趣。
陈子丹:
读完《巴黎和会与中国外交》这本书,我比较感兴趣的是第三章和第四章,这两章谈的是我们应该如何重新看待中国外交在巴黎和会上的失败。提起巴黎和会,我们会想到作为战胜国之一的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反而成为被宰割的对象,倍受屈辱。但很多问题并不像表面看得那么简单,中国在巴黎和会也不是彻底地失败。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后,我们会更加客观地看待人与事。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我们需要多角度看待历史问题,用事实和史料看清历史,拒绝用一句话为历史定调。同时,这本书也给了我一个深入了解巴黎和会事件的机会。
白新宇:
五四运动实际上对当时的中国外交,并非我们所想是起到了完全正面的作用。五四爱国学生中很多人不知道,这场运动的目的,不是“外争国权,内除国贼”那么单纯,其背后同时有着多方的权利较量。反观当今的世界环境,近年我了解到几件由学生参与过的“运动”,不变的有一点:学生易为他人所利用。无论是百年前还是现在,警惕落为他人棋子,仍是满腔热血的学生往往缺乏的、需要加强的思辨能力。
不知不觉间,一场酣畅淋漓的思想碰撞即将结束,不少同学仍意犹未尽......
张驰老师肯定了大家在认真读书后思考的成果,也鼓励大家要坚持阅读,保持阅读的好习惯,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增强自己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