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校友故事|谭凯欣: 不仅是机遇促成,更是选择和努力使然

发布时间:2020-05-17 来源: 国际学院


谭凯欣 Ian Tam

澳大利亚华人杰出代表

国际学院2007级公共管理专业Public Administration

中澳未来论坛召集人

前陆谭顾问集团董事长

曾任澳大利亚联邦贸易工会组织官


在香港长大,来到广州读书,接着去到澳大利亚发光发热。距离从暨大毕业过去了整整十年,这一路经历于谭凯欣而言,不仅仅是机遇促成,更是选择和努力使然。


 1

谈起到内地求学的经历,谭凯欣坦言,有多方面因素使得自己和暨大结缘。

谭凯欣说起自己高中毕业的时候,正是“站在了香港回归后近十年的节点上”。经历过英国管治时期的香港,也体验了一国两制下的生活;一边是熟悉的西方文化,另一边是还没有那么发达的中国内地——很多同龄人都因“身份认同”而感到迷茫。彼时,在香港升学的竞争压力很大,唯香港和西方至上的观念也占了大多数。他不由得思考:只有留在香港是唯一的出路吗?对于谭凯欣而言,作为土生土长的香港人,对中西文化的了解有着天然优势,更不应该固步自封,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世界,便由此萌生了有机会要来到祖国内地求学的念头。

谭凯欣说,考过A level后,他对自己的录取结果再加思考,发现去内地读书的念头更加强烈。当时并不了解祖国内地的情况,暨南大学这个名字也十分陌生,但是听闻暨大有着欢迎港澳台侨报考的政策,还有全英文教学的国际学院,报考暨大便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尽管来到暨大之前有不少质疑的声音,觉得如果回到香港发展,这份学历听起来不够响亮。当时的谭凯欣很豪气地回应:“就算香港700万的人不认可我,内地还有13亿的人会认可我。”



 2

来到国际学院,修读了公共管理,结识了专业素质出色的任课老师,和舍友们度过了打打闹闹的四年,谭凯欣回忆起自己的大学生活,觉得别有趣味。也正是在本科学习期间,谭凯欣发现自己对政治学有着浓厚兴趣,也为今后在澳的事业埋下了种子。

学业之余,谭凯欣还在打工兼职,开始管理起了自己的财务,为出国读书准备学费。他认为,从暨大毕业不应该是终点,进一步修读才能让自己站的更高。热衷思考和规划,早早地就定下了目标,谭凯欣在大四刚开始就已经拿下了悉尼大学的offer


从暨南大学毕业后到悉尼大学进修


不论是广州还是悉尼,谭凯欣称,读书求学所在的环境很重要,从一座城市学到的东西或许不比在课堂里学到的少——他打趣道:“我的普通话就是在广州学的,讲的还不差吧,总算可以和内地朋友无障碍沟通了。”回想自己怀着一腔孤勇离开香港,再到离开广州,他认为自己的收获和成长,要归功于学生时期的自己能够提早进行的计划,并抱着破釜沉舟的心态去做决定。



 3

去年,谭凯欣作为召集人举办了第二届中澳未来论坛,为中澳的商业贸易往来搭建了一个沟通桥梁。在聚光灯之下,被媒体称作是青年才俊的谭凯欣虽然刚刚步入而立之年,但已经在澳大利亚主流政界颇有名气。


中澳未来论坛2019


其实即将从悉尼大学毕业的时候,他和其他同龄人一样感到迷茫,到底是留下来找工作,还是回到祖国回到香港?谭凯欣身上有股倔劲儿:“要做的话,肯定就要把事情做到极致。”他选择了留下,并在机缘巧合之下做了助选的义工。对这一领域有着浓厚兴趣,同时也有着专业知识背景的谭凯欣,在助选竞选的过程中崭露头角,受到赏识,先后担任了澳大利亚联邦贸易工会联络官和组织官,活跃于澳洲华人圈子的谭凯欣,备受华人前辈的肯定。

 2018年选择离开工会后的谭凯欣,与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先生的儿子Marcus一同创立了陆谭顾问公司,为中澳企业和项目对接提供解决方案。在中澳未来论坛2019之后,谭凯欣接受了当地媒体的采访,也有更多人了解到,原来在这个有里程碑意义的论坛背后,是这样一个看似未褪去少年气,实则十分稳重成熟的青年,在为华人群体提供帮助,并为中澳两国的友好关系添砖加瓦。


 4

谈到之前获得的成就,谭凯欣很满意自己交出的这份答卷,但也表示,这些都已经是过去式,此后要改变自己的前进方向。此次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自己原定的计划,但好在终于有时间能够停下来休息,和家人朋友们好好共处。此时的谭凯欣更有精力去计划未来,也在考虑重返校园继续读书,他说:“这次疫情是一面镜子,能够让我重新思考。”大到如何看待中澳未来发展,继续为这一事业作出贡献,小到如何建立起自己的家庭。谭凯欣更愿意称这段时间为“观察期”——要看世界的走向决定未来要前往何方。


Q&A


在暨南大学有句话是,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暨南人。

现在你已经在海外发光发热了,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你想如何就此勉励国际学院的学子们呢?

我非常鼓励大家走出去。暨南大学有许多港澳台学子,华人华侨学子,希望大家能够好好利用这个优势。未来的世界,仍然会是个多边的世界,有能力的话,一定要去做双边、多边的事情。因为不仅我们的国家需要,世界也需要,我们的意义就是去搭建桥梁。当然会遇到挑战和困难,我也亲身体验过,但是我们作为暨南人,能做的一定还有很多。无论是政治上的还是文化上的,要相信自己能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找到自己的定位,不要低估自己的能力。当然可以留在祖国发展,但我建议学弟学妹们要去看看更大的世界再做选择,不要因为低估自己才决定在同一个地方度过一生。


分享一些受用一生的感悟给学弟学妹们吧

首先想说,大学是一个“实验室”,大学本来就应该犯错,也不要害怕犯错。这四年是寻找自己人生道路的时间,要在大学期间巩固自己的三观,及时修修补补,要有自己的想法。如果说大学四年是在画地图,那么完整牢固的三观就会成为自己的指南针。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越级挑战,直面那些“超越自己”的挑战,在20岁的时候不仅要完成20岁的挑战,还要尝试着去面对23岁、25岁会遇到的困难。我也鼓励大家,至少想三步再去做决定,要懂得看到机会、创造机会、把握机会。最后我想说,其实知识、财富、人脉、思想、道德,这五者在通往成功的路上缺一不可。不要小看“人脉”,在良好三观的基础上,有同伴和前辈的帮助,其实能帮助自己走很远。在大学毕业前要建立完整、良好的三观,并维持好与人的关系,那么我今天所达到的成就也不是那么遥远的一件事情。


图片 ©谭凯欣

采访 ©叶侨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