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学院2020届毕业生升学集锦(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篇
马依琳——保研华东师范大学 虽然继续读研是一早就定好的目标,但在逐步实现的过程中还是会经常感到迷茫,每当这个时候,我的策略是努力做好眼前的事,尽量把你认为对的事做到最好。做了决定,就不要后悔,不试试怎么知道自己不行呢。回顾这四年的大学时光,能够得偿所愿,觉得自己真的非常非常幸运。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能够更加勇敢,去挑战未知。黄稻浪——芬兰阿尔托大学(全奖offer) 奥胡斯大学cs专业的全奖offer、EIT Digital的Data Science项目第一志愿的生活费补贴(每个月500欧)等等等 从小到大,有一句话一直陪伴着我,“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而大学匆匆四年,到最后回头却发现自己力有未逮,错过了许多更有意义的事情,好在最后两年临阵磨枪,加上十足的好运气,让我一路顺利过掉了雅思,提高了GPA,拿到了梦校Offer。但中间日夜的焦虑以及准备材料过程中对自己胸无点墨的懊丧,是再也不想体会第二遍的。因此凡事都要提前做足准备,不要到了真正需要面对的时候,发现手中没有牢牢攥紧自己的未来。本科阶段只是一个开始,匆匆四年,暨大让我学会了很多,也更加期许未来努力的日子,加油吧
2020/07/27
-
国际学院2020届毕业生升学集锦(六)——国际新闻篇
李涵沁2016级新闻学升学院校:清华大学(保研)一般来说,最理想的保研方式是通过各大高校组织的夏令营选拔获得拟录取资格。在时间不冲突且有心仪项目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参加夏令营乃上上之选。这就意味着你需要密切关注各大高校的研究生招生网站,争取在第一时间着手准备申请。而有些高校的部分学院是没有夏令营这一选拔环节的,只能等待预推免考试。不管是夏令营还是预推免,考核环节主要就是两部分:笔试与面试。面试由英文面试与中文面试组成。学好学校的专业课之余,你也可以通过保研论坛了解该院校往年大致的面试、笔试问题方向,做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双重准备。我希望看到这里的你也能够在那个夏天到来时收获属于自己的梦想成真。原祎鸣2016级新闻学升学院校:墨尔本大学阴差阳错来到暨大成了人生里最正确的决定,18岁的人生路口对前路一片迷茫的时候,新闻系让我接触到了更广阔的视野,第一次知道了人生原来真的有无限种可能。当同伴不适应于全英文授课和外教的思路时,面对英文汇报紧张时,我才知道国际学院全英文环境的历练有多重要,从那一刻开始庆幸自己来自国际学院,也坚定了出国留学的想法,国际学院为我的未来铺了一条路,我当然有必要义无反顾的前
2020/07/27
-
国际学院2020毕业生升学集锦(八)——会计学篇
李宛凌2016级会计学CPA升学高校: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四年光阴转瞬即逝。在这段最单纯美好的青葱岁月里,我们倾力付出过的所有默默耕耘,都终将被时光所记住,在未来的漫漫人生新征程中,给予我们坚强的知识储备支撑和长久稳定的资源回报。个人规划宜早不宜迟,只要肯努力、敢拼搏、有信心,无论哪一条路,殊途同归,成功都是唯一的终点。愿每一位莘莘学子,都能不负韶华,爱己所爱,在暨南园里成就独一无二的更加优秀的自己。关漪琳升学高校:英国帝国理工大学商学院我在暨大四年的时光不敢说最优秀,但一定是最精彩的。无论学科内学科外都多去体验未知,去挑战你的怯懦,四年后你会收获不一样的自己。作为商科学生,实习对职业规划亦或者毕业升学都十分重要,不安分的我尝试过各种各样的实习包括审计、咨询、财管、私募,这个暑假甚至要去做产品,我也还在探寻我的热爱的路上。也许实习工作内容会与想象中有差距,但经过思考与总结的take away会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给予助力。别偷懒,早实习,多尝试,象牙塔外的世界不简单却也没那么难,共勉~蔡馥键——跨专业考研中南大学计算机专业“选择比努力更重要”——这是我大学四年以来所听到的频率颇高的一句话。
2020/07/16
-
聆听战“疫”故事,传承榜样力量
这几个月来,我们每时每刻都能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上见证抗疫的奇迹。无论是医护人员,还是来自其他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他们的执着与勇气总能透过屏幕感动我们。其实,跨过屏幕,我们会发现战“疫”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一个个战“疫”奇迹的创造者,可能就是我们的亲友。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我们身边的亲友是如何在战“疫”工作中默默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的。我的母亲——平凡又伟大的人民教师我居住在浙江的一个小县城里,几个月前,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引起了居民们的关注与警惕。面对疫情,大伙众志成城,齐心抗疫,这其中诞生了不少感人故事。最让我难忘的抗疫故事,便是我母校的老师们主动为学生整理并邮寄教材了。我的母亲是一名教师,也是一名中共党员。那一天她响应学校的号召,坐在教学楼的空地上,一本一本地分拣教材,再小心翼翼地把它们塞进快递袋。她的身边是数十个校领导、班主任、任课老师……他们都在埋头整理着堆积如山的新教材。即使是在寒风刺骨的早春,但忙碌的他们,额头上已满是汗珠。杨瑜润的母亲正在分拣教材,打包快递当时的政策规定学生一律不能返校取东西,而老师也无法登门拜访学生。一边是严格的规定,另一边是学生们对知识的迫切需求。为了保证
2020/07/14
-
青年党员的战“疫”故事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席卷了全国各地,大家纷纷宅家抗“疫”,但国际学院石牌校区学生党支部的青年党员们却迎难而上,有的在一线帮助进行排查,有的在后方做好各种科普宣传等……他们都在战“疫”的路上发挥着各自不同的重要作用。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身边青年党员的战“疫”故事。“防疫模拟器”与感人留言今年是特殊的一年,也带给我许多特殊的经历。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的时候,我加入了明伟杰老师组建的疫情防控科普志愿队,并在其中担任文案编辑的工作。志愿队中的同学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城市、不同学院和专业,但却怀着同样的热忱与期待,都希望能够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志愿队工作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分配推文任务的时候,一位来自中国香港的学姐因临时有事没有办法完成,事后一直跟我表达歉意并提出下次一定要让她来完成任务的请求。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原来志愿者们已经把疫情防控当作自己的义务,并且总是想要尽自己所能地做好。在疫情面前,我看到了暨大学子的付出,更看到了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说起疫情防控科普, 就谈一谈我们制作的新闻游戏“新冠肺炎防疫模拟器”吧。原本我们只是希望通过游戏内容帮助大家了解到一些防疫知识,可是意外的是在游
2020/07/13
-
六年过往,皆为序章,未来就此起航 ——14级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班会
6月28日下午14:30,国际学院临床医学(全英文教学)14级毕业班举行了线上毕业班会,国际学院党委书记邓永忠,党委副书记刘明,班主任老师明伟杰,辅导员老师余佳佳,方葳,以及全体毕业班同学出席了本次班会。会议开始首先由班主任明伟杰老师播放了14级临床医学全体同学合唱的歌曲集锦,几分钟的影片饱含着对大学6年生活的回首和怀念,更透露出对未来的美好展望。接着,辅导员方葳老师进行了一个简短的学士学位授予仪式,通过庄重的仪式希望各位毕业生牢记医学生诺言,在将来履行自己职业使命,在最美好的青春发挥出自己最大的价值,甘愿为医学事业奉献终身。仪式完毕,毕业班同学纷纷用视频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临别感言,六年的师生情,校园情,昔日的点点滴滴,林林总总,跃然而起,历历在目,愿每位同学都能带着美好的回忆追随明天,前往人生的下一站。最后,班主任及老师分别送上了自己的临别寄语,嘱托各位学子恪守医德,尊师守纪,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发展。在防控疫情常态化的今天,更应该牢记自己的医学使命,努力奋进,在医学道路上尽情绽放自己的青春。文字 |方葳图片 |明伟杰
2020/07/06
-
国际学院本科生戴维茜在Health and Quality of Life Outcomes发表学术论文
2020年6月,国际学院港澳台侨复合型人才培养计划——全球医疗科技研究工作室心血管疾病研究小组的学术论文Preference of individuals in the treatment strategies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China: a discrete choice experiment被著名期刊BMC旗下的Health and Quality of Life Outcomes期刊接收。国际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14级本科生戴维茜作为第一作者,与2015级刘畅, 2016级刘家贺(中国香港)、林雅端和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17级程瑜共同完成研究论文,论文指导老师为暨南大学医学院副教授明伟杰。严谨与细节,耐心和坚持三年前,在明伟杰老师的鼓励下,我开始了人生中第一次独自设计研究方案、带领团队进行科学研究的旅程。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对医学研究一窍不通的我,仅凭着一腔热血和对心血管疾病的兴趣,没有遵循老师的固有课题,而是和队友刘畅自行确定了研究方向---心肌梗死。我们开始搜索相关的文献,依照离散选择实验模型的研究方法,确定课题的定义
2020/06/29
-
优秀毕业生分享会|筑梦青春,扬帆远航
6月18日下午,由学院学生党支部与学院团委学生会共同举办的第七期朋辈分享会在腾讯会议召开。分享会邀请了9位2020届优秀的毕业生党员、团员代表给大家分享他们的成功经验,吸引了近200名学生参与。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邓永忠,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于沛,学院党委副书记刘明出席本次会议,余佳佳、尹秋颖、杨璐瑶、何思琦、方葳、封小龙、张驰老师也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伊始,邓永忠为本次分享会进行致辞,他首先肯定了本次活动是在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一次创新,是一次党建带团建、带群建的生动实践。接着,他对同学们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希望同学们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和热情,每个时代都蕴含着机遇,要不断学习和进步、抓住机遇;二是希望同学们能成长为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 只有拥有足够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在社会中拥有一定竞争力,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三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尽早做好生涯规划,多丰富自己的阅历、发掘自己的潜能,在人生这场长跑的路上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接下来,来自各个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党员、团员们给大家分享了他们在大学学习、生活和生涯规划上的宝贵经验。优秀毕业生经验
2020/06/23
-
读书分享会(二)| 人在书途不孤独
6月12日中午,国际学院石牌校区学生党支部完成了本学期第二次读书分享会,二十一名党员齐聚腾讯会议进行云分享,在本次分享会中分享的三个小组分别就《血疫——埃博拉的故事》、《人行道王国》、《思考,快与慢》进行了解读,让同学们对三本书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精彩分享《血疫——埃博拉的故事》在这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期间,我阅读了《血疫·埃博拉的故事》,让人感触颇深。在这本书中,医护人员与研究人员面对未知埃博拉病毒的勇敢与担当,与疫情期间我们国家的医护人员逆行援鄂的身影是那么相像。在感动之余,我意识到病毒的出现与变异,似乎在告诫着我们,要时刻敬畏自然、保护自然,禁止随意杀害、交易甚至进食野生动物。——14CM 吴怀亮从《血疫》这本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对大自然的敬畏,同时也看到在疫情面前作为政府、个人的责任。在这次新冠疫情中,中国政府做的每一个措施与决定的根本出发点都是人民,也正是因为这样才会有如今抗击疫情的伟大成果。反观西方某些国家,发现疫情时的第一反应不是做好防疫措施而是各种调侃中国,直到疫情爆发才开始采取有相关措施。就像书中描述的官方部门一样,在初期发现病毒的时候并不愿意向公众公开,而是选择隐瞒。会
2020/06/18
-
国际学院巴基斯坦留学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科技大学全体巴基斯坦留学生重要回信
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科技大学全体巴基斯坦留学生回信,对各国优秀青年来华学习深造表示欢迎,鼓励他们多同中国青年交流,同世界各国青年一道,携手为促进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国际学院临床医学专业MBBS方向来自巴基斯坦的Bibi Erum对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感到振奋,她说,中国政府采取的抗疫举措快速、有效,保障了国民的健康和安全,也让来华留学生感到温暖。对疫情带来的困境,学校精心安排在线课程,为学生提供实质性帮助,让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留学生得以顺利完成专业学习。My name isBIBI ERUM. Iam from 2015 MBBS, International school, Jinan university.I would like to commence with conveying my heartfelt gratitude to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nd president XI JINPING for endowing us with exceptional and professional healthcare an
2020/06/17